第411章 花巧董小宛(3/7)
俩在得女之后满心欢喜,对她倾注了很多的心血,教她读书习字、琴棋书画。
董白也非常的聪慧,小小年纪就对诗文书画了如指掌。
而且女红的技艺也是了得,是远近闻名德才兼备的小姑娘。
如此幸福的一家三口,在多年后就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变故。
那年董白十三岁,父亲突然暴毙而亡,让这对孤儿寡母措手不及。
料理完父亲的身后事,母亲便带着她到一处幽室中隐居起来。
因为母女俩从来没有参与过绣庄的经营,因此他们只能将绣庄交给伙计们去打理。
隐居了两年之后,明朝开始走向没落,各地战乱不止。
白氏见此乱象,便想关闭绣庄换些银两带着女儿外出避祸。
可是账房一算,绣庄不仅没剩下钱,还欠了几千两银子。
白氏知道是伙计搞的鬼,但却苦无证据,只能硬生生吞下这个苦果,不久之后便病倒了。
年仅15岁的董白不仅要想办法还债,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
但她向来高傲不肯低头向人借钱,于是便听从其他人的建议,更名为董小宛到南京的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
“明朝崇祯十二年,冒襄来到南京参加科举考试。”
“听到友人方以智、侯方域对董小宛赞不绝口,不禁对这位传说中的冰清玉洁的冷美人大感好奇。”
“几经周折之下,他由方以智引见,终于得以与董小宛在苏州半塘相会。”
“当夜董小宛酒宴归来,醉倚在床头,数不尽娇弱不胜。”
“二人隔帘相谈,冒襄固然惊艳于佳人风姿。”
“而董小宛时时在名流宴集间,听人讲说冒襄,知道复社中有这样一位负气节而又风流的才子。”
“此次相见,自是心动不已。”
“崇祯十五年,冒襄第二次相会,董小宛向冒襄表达了委身之意。”
“冒襄始料不及,他借酒醉敷衍,第二天匆忙告别。”
“董小宛无奈之下,只好一路送行。”
“这一送,就一连送了二十七天。”
“从浒关走到北固,冒襄也一连回绝了她二十七次。”
“但这样几次三番,相送相追,二人的情感却反而愈来愈浓。”
“在柳如是的斡旋下,由钱谦益出面给董小宛赎身。”
“次年春,董小宛和冒襄结成伉俪。”
“董小宛嫁入冒氏之门后,一洗铅华,尽心尽力服侍冒襄家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