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花巧董小宛(2/7)
年之后,天下乱象迫近苏州。”
“母女二人却发现,绣庄已经被奸诈伙计掏空。”
“白氏又气又急,病倒在床。”
“母亲倒下,绣庄破产,债务压头,生活的重担猛地压到了十五岁的董白身上。”
“而从小随母亲隐居世外的董白已养成一副孤高自傲的性格,不肯低三下四地向人借贷。”
“一急之下使出下策,答应了别人的引荐,来到了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改名小宛。”
“不久之后,又回到苏州半塘,高张艳帜。”
“董小宛秀丽的容貌,超尘脱俗的气质使她很快名震秦淮。”
“她不得不屈意卖笑,但她难掩清高。”
“虽然有些纨绔子弟感到不满,倒有些文人雅士颇为称许她的气节。”
“有一种客人,虽然上了年纪,但他们既有闲情,又有足够的财力。”
“喜好带上个中意的青楼女子游山逛水,享受自然风情而,而董小宛也乐在其中。”
“数年时间,董小宛托身风月,留连山水。”
“在自然好景的熏陶之下,容貌秀丽的董小宛更多了超尘脱俗的气质。”
“十六岁时,董小宛已是芳名鹊起。”
“而且她天资巧慧,自幼学得家传刺绣之法,在秦淮河上有针神曲圣之称。”
“因此她与柳如是、李香君等同为秦淮八艳,占尽了江南芳华。”
李师师:董小宛似秦淮河上的水莲花一枝独秀,她的特立独行早在秦淮河的繁华锦绣里名闻遐迩。
自古江南多才女,在水乡的孕育之中。
诗情画意的生活每天都如同美妙的画卷,让人置身其中难以忘怀。
而董小宛,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独具魅力的江南水乡之中。
她的母亲白氏出生在书香门第的家庭,外祖父曾高中秀才,但也成为他仕途的终点。
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他将毕生所学的满腹经纶都传授给了自己的独生女儿白氏。
白氏也没有让他失望,逐渐成长为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后来嫁给了董家绣庄的公子,婚后夫妻俩琴瑟和鸣,不久就生了一个女儿。
白氏为其取名为董白,号青莲,寄希望于她如青莲一般从尘世的淤泥之中遗世而独立。
董家是苏州当地有名的世家,经
营绣庄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因为绣工了得、做工精细,生意一直非常不错。
夫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