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节 贺喜的背后(2/5)
也就是说,汉口镇理论上,最大的官儿是县太爷。
没办法,明代皇帝思想僵化,哪怕再繁华,也不会给汉口升档到地级市,县级市也不行。
当然了,由于汉口日渐增长的工商规模以及随之而来的实际公共服务需求,官府也不可能真撒手不管...毕竟一个县太爷操作不了这么肥...复杂的业务。
别说县,汉口镇的实际gdp早已超过了很多府级单位,公务需求也超过了一府所需。
于是,湖广布政使衙门在很早之前,就将汉阳府通判派驻在了汉口镇“帮办政务”:汉口镇的上级行政单位就是汉阳府。
通常来说,通判这个职务,在一些下等穷府都是可有可无的打酱油位置。
然而在汉口,这个通判职务却是极其重要的。这是除了盐政、漕运、河道等专业衙门外,全权管理汉口镇日常行政事务的最高级别政府部门。
官场上的事,一旦形成惯例,那就不可撼动了。时至今日,汉口通判一职,早已演化成了专责施政汉口的固定职务,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单列市。
以上,就是今天贺客们吃惊十足的原因。
袁火昌这位通判,官不大权利极大,是事实上的汉口隐性府台。
那么看到府台大人今天如此不计后果地给某人撑腰,在场贺客吃惊之余,心下顿时多了十分的警醒:“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尹,与这位南老爷,日后还是结个善缘为妙”。
接下来,通判大人不出所料,又大方地参与了开业喜宴活动。
宴席上,袁大人面露春风,不但与与会宾客亲切交流,而且酒到杯干,全程谈笑风生,可谓给足了南老爷面子。
同桌的各位商行大贾,这一次反而拘束了形状,并没有脑残一般去探问袁老爷和南老爷之间的关系——袁老爷今天的“癫狂”表现,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官商合作。
不论双方之间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眼下这情况,在座人等事实上已经嗅到了危险味道。没有摸清事情首尾之前,这些历经世事的老油条们,压根没人再敢轻举妄动了。
最终,一场别开生面,超出所有贺客预料的开业典礼,在各怀心思的道别声中拉下了帷幕。
经此一事,由上海到埠的南老爷,以及他所开设的客博阁杂货商号,一夜间在夏口(汉口)镇站稳了脚跟。
无论白道黑道,在这位打通了天地线的神秘商人面前,都收起了爪牙,变得客客气气和蔼可亲...大家和气生财嘛。
南老爷在显露了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