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0 章 一切都与钱有关(十三)(6/8)
他语重心长的道“竭泽而渔,不是持久之计。”
还是那句话,信用这东西,建立起来很难,但破坏却往往只是在一瞬间。
和钱有关的事情,大家会尤为警惕。
不管大明以后要怎么搞,他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谨慎再谨慎,万万不可再像是宝钞一样,让大明朝廷陷入到信用危机之中。
否则,神仙难救。
之后,纸币的发行自然也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英格兰银行也经历过了好几次金融危机,甚至是银行业最担心的挤兑风波。
不过,运用了各种“不要脸”的招数后,英格兰银行倒也挺了过去。
时局动荡,英国整个社会里充满了焦灼和恐慌的氛围。
“听说了没最近就要开战了。”
“听说了,我正打算把我手里的银行券去换回黄金,这样的时候还是藏点黄金比较有安全感。”
“我也要去,明天就去银行。”
于是,英格兰银行遭遇到了挤兑潮,无数百姓涌来银行要求把银行券兑换回黄金。
银行在度过第一天的焦头烂额之后终于出了应对方案。
首先,他们承诺会“应兑尽兑”,很好的稳定了民众的情绪。
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却一言难尽。
“您要兑换十盎司的黄金”银行工作人员对客户彬彬有礼,“当然可以,不过现在我们银行只有小额的便士,可能需要一点时间。”
他拿出一堆最小面额的便士,开始慢悠悠的数了起来。
从上班数到下班,才数了价值两盎司黄金的便士“您先把这些拿好,剩下的我将会在下一个工作日兑换给您。您说明天不不,明天可是圣诞节,是全家团聚的日子,我们银行放假两天,相信您可以理解的对吗”
拖啊拖,拖了三天。
“号外号外全英超过一千名商人共同发表声明,
”报童们在街头叫卖着报纸,“他们依然无条件接受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作为支付方式,并且不兑换自己手中的银行券。”
一些贵族和大商人也都在报纸上和社交场合里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对英国很有信心。”
“不过只是一场小风波而已,很快就会过去的,完全没必要去兑换银行券。”
就这样,几管齐下,一场挤兑风波居然就这样慢慢的平息了下来。
到了18世纪,英国成为全球霸主,开始对外输出英镑。它用英镑为自己的各种国际贸易付款,比如向自己当时的小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