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0 章 一切都与钱有关(十三)(5/8)
臣各怀心思的时候,在西汉时空里,汉武帝刘彻想起了一件往事,会心大笑起来。
“这英格兰银行倒与先帝时期的无盐氏颇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在场的众臣们自然知道这桩轰动的往事。
景帝年间,晁错提议要削藩,最终引来七国叛乱。
七个诸侯,有的手里有军队,有的手里有盐,有的手里有矿可铸币,总之都不是什么好相与的。朝廷这一仗打得极难,汉景帝一度退缩,把晁错给杀了,但七国依然未停手,这倒是逼得景帝破釜沉舟,誓要平叛。
这时候遇到了和这位英格兰皇帝一样的事情,那就是国库没钱了。
“那些个子钱家,觉得朝廷未必会赢,”刘彻冷哼了一声,“个个捂紧了口袋,唯有无盐氏敢借钱与朝廷。”
桑弘羊在心中咆哮道“那不可,加了十倍的息呢,十倍那可是十倍”
当然,他可不会缺心眼在这关头喊出来。
汉景帝一咬牙,竟然也答应了,而且在胜利后还爽快的付了账。无盐氏自此一跃成为了大汉数一数二的商贾。
桑弘羊一面为先帝的诚信感到欣慰,一面又为这十倍的利息而感到心痛。
汉武帝显然也是有些心痛的,沉吟道“这银行倒是颇有些意思。”
8的利率对于十倍的利息来说,算什么而且专门放贷给朝廷,同时用税收来做抵押,听上去还很合理。
桑弘羊同样很心动,但他也有些犹豫“税收一事,兹事体大,陛下,还需要谨慎考
虑。”
他心中有隐忧人家是因为限制了随便征税的权利,但大汉可没有,若是到时候朝廷为了还债,随意加税怎么办
不不,如果可以随意加税的话,那根本用不上向这银行贷款。
桑弘羊觉得,这在目前来说,简直就是个死结。
“自然,自然。”汉武帝揉了揉眉心,让笔吏记下,“日后时机成熟再议。”
西汉的君臣聊到了无盐氏,明朝的夏原吉却在向朱元璋和朱棣提到了宋仁宗时期的一桩旧事。
“庆历年间,北宋征讨西夏,向京城的大户们借贷,光是李氏一家就借了二十万贯,后来也没有还,只是给了几个京官的名目。”3
朱棣道“这似乎也不亏,只是败坏风气。”
相当于买官了。
夏原吉笑一声,“若只是一次,自然还好。只是后来,河东战事起,于是朝廷又向这些富商们出手了,要求每户摊派万贯,商户们苦不堪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