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0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七)(6/8)
来走。
“果然险恶。”他喃喃道。
当然了,这些也仅限于帝王将相们会思考的范畴,普通人更关注的还是科举居然就这样被废了
原本还在争执着各种观点的学子们都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辩论,变得有些茫然四顾。
科举被废了,他们怎么办呢
有人也想得长远一些,大学已经在建了,那说不定过个几十年甚至是十几年,现在的科举也会被慢慢的被废掉。
只是不知道,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来取代它
虽然没有科举,但西方的大学同样是择优录取。
只不过,因为社会世情的不同,除了做官之外,他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出路。商人、律师、法官、医生、教师、手工业者等等。
而这些职业,在华夏古代,很多都是被歧视的。读书人一旦要摒弃科举去做这个,会被视为失败者,基调往往是悲凉、凄惨的。
两落第秀才正在小茶馆里互相倾诉自己的烦心事。
“你现在可找到了出路”
被问到的人哀叹一声,“现在暂时帮人写诉状,赚些银钱罢了。”
“讼师倒也不是不行”
“好什么呀”那人幽幽道,“搬弄口舌之辈,说出去都不好听,你呢”
“我丈人给我寻了一个书馆,在里边当个教书先生,暂可养家糊口。”
“教书先
生,也还过得去。”
话虽如此,看两人的神色和语气,明显是郁郁不得志的。
半晌,他们下定决心“还是再考一次吧,说不定,这次就能榜上有名呢”
还有一点,或许也很重要。
拿欧洲几所最古老的大学举例,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成立于1088年,英国牛津大学创办于1096年,北宋时期,而剑桥大学创办于1209年,我国南宋时期。巴黎大学同样是1200年建校。
一座座大学出现在仙画里。
它们都有着很悠久的建筑,跨越几百年甚至是近上千年的时光,依然屹立不倒。
它们的走廊上、广场上,有着不同时期在这里任教或者
是从这里毕业的大师们的画像与雕塑。
每一座、每一幅都在诉说着祖上的辉煌,以及人文的积累。
这几所都很好的延续和保留了下来,而且不止这几家,欧洲有一堆历史悠久的大学,至今都还在活跃。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他们的知识和文化是一代一代传承和积累下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