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告别AIO,X投身创富潮(2/3)
知名的高科技小公司。
实际上,这些“百万富翁”们的身价远远不止百万,都是至少几千万美元,甚至几亿美元,因此报道上用引号将百万富翁四个字括了起来。
不可否认:这样的职场氛围为当年“硅谷”的腾飞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因为正是这种通过把公司股票的期权作为公司员工福利的绑定政策,让技术精英们为了自己能成为“百万富翁”而玩命地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让“硅谷”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地方!然而,一个巨大的高科技泡沫也正因此而开始形成......
当时,在中国留学生的圈子里,如果你说在im,微软,惠普,英特尔工作,一定会被人耻笑,这和现在完全不同!
大家会笑问:“你是不是准备要退休养老了?”
因为当时确实是只有那些年龄比较大,已经被职业生涯磨平了棱角的人才会选择大公司这种相对节奏比较慢,压力也比较小但又没有什么个人发展前景的工作环境。
此时,我已经完成了我在美国的第二阶段的五步行动路线图的第三步——成为了一个研发部门的经理,于是,我准备向我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第四个目标前进,那就是作为一个核心创业团队成员加盟一家初创型的高科技公司——这也是当时绝大多数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梦寐以求的目标。
于是,我来到了一个初创型的光通信高科技公司lunx,这是我在美国最后的一个公司,也是我在美国“硅谷”的十五年里迎来的最好一个机会,在这里我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三个**......
lunx是一个由美国华尔街投资的典型初创型高科技公司,当时正在组建核心创业团队,因此我看到了他们的招聘广告后第一时间就把我的履历投了过去。
lunx在收到了我的履历后,也很快就给我来了一个电话通知,约我第二天去面试。
根据我过往的经验,只要对方约我去面试,那就十有**意味着我能加入这个公司了,因为面试无非是希望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来确认你是不是真的和履历上一样优秀。
上世纪末,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将人类社会带到了信息时代的前夜,在高科技行业,光通信已经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领域,而lunx则是该领域内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因此前来参加lunx的都是精英,他们中没有人是为了讨口饭吃而来的,都是冲着公司将来能在纳斯达克上市来的。
我为自己能有幸加入这么一个创业团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