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四道援江(4/5)
调查后,冬季前夕就批复了,乃至方案也同时下达,开始谋划了。最迟,明年就能完善方案,落实下去了。
江南道的问题出现了,之前郑丽婉和三省与市产监商讨的遏制新生人口的政策,也开始进入尾声了。借由西域,直接把国内的粮价拉起来!没错,拉起来!
李承乾处理完了江南道的糟心事,这份奏案他还要过目和了解,毕竟涉及全国整改,必须让他拿主意,不然三省不敢落实和下达。这尼玛,除却李承乾这个皇帝能背的住这个锅外,谁tm背的住?!
李承乾看着奏案里的方案,目前新增人口最多的毫无疑问是陇右道和河北道以及关内道,三省经过调查和考核后,认为把陇右道粮价提高到八钱一斗、把河北道粮价提高到七钱一斗、把关内道粮价提高到十一钱一斗,持续三年以观后效。除却粮价,还有柴米油盐、布匹衣物等物价,也给逐步提高一些,适当的让三地百姓生活开支提高一些,压一压新生人口。
而提高物价的方式,最根本的就是把市场里的商品拉走!没错,就这么简单,不存在什么很复杂的操作。少看点所谓的阴谋诡计、两面三刀电视剧,现实里没这么麻烦和离谱玄乎。
这个方案的确可行,因为大唐如今只开放各个道内百姓自由迁移,但依旧禁止各道之间百姓的自由迁移。而且,大唐拥有市监局的存在,可以更好地控制市场。
李承乾看着这份奏案,眉头直接拧成川字。这个问题的确不好搞,因为一个不好就是百姓生活质量下滑,但至少饿不死人。但,关内道是一个问题,因为关内道还囊括了经济圈!这就很难搞了,经济圈是朝廷和中央的主要直辖地区,一旦搞这个,财政搞不好会缩水,动摇经济圈内的产业,引发经济圈产业大萧条。
没错,李承乾他看到的问题比较全面,大小细节都要考虑到。不单单是看到了三个道的问题,还看到了朝廷中央的问题。所以,李承乾才会把眉头皱的这么紧。
“见过太上皇!见过皇长子殿下!——————”
李承乾正思索呢,二凤带着李德志闪亮登场!李承乾抬起头,看向二凤和李德志爷孙俩。
二凤打趣道:“咋的了?眉头皱的跟蛆一样。”
“...新增人口的抑制政策,有些麻烦了。”
“新增人口?怎么说?”
“太多了。”
“啊?人口增长太多不挺好的吗?”
二凤的这个问题,和李道宗当初的那个疑惑是一个意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李承乾没有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