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四道援江(3/5)
动其余地方富裕。那是美好的幻想罢了,李承乾从来不把这句话放在脑子里。撇开人性谈合作,简直比大唐对塞外的方略还tm恶毒!
李承乾写写停停,花费了两个时辰,一直坐在那里,很多时候写两下就是停住半炷香之久。
“把这传达给三省,让他们议一议。”
“奴婢遵旨!”
李承乾掐了掐眉心,起身到殿外去晒太阳了。不当皇帝不知道,当了皇帝才知道。皇帝这职业,真不是普通人能当的!特别是要管事的那种,最tm难当!
李承乾的方案很简单,首先是要解决江南道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避免影响到江南道当地的基建发展。因此,李承乾给的法子很粗暴,从江南道周边的淮南道、山南道、剑南道、岭南道四个地区,由四个道府组织当地的多余劳动力,送去江南道支援,俗称‘四道援江’。四个地区暂时的借调人力帮助江南道推进建设和发展,但人口依旧是各自地区的。
这些外来务工者,在江南道获取财富,之后带回各自的家乡。他们在家乡消费产生的交易,被地方抽取税收,之后作为特款资助,援助江南道地方财政。这是一个闭环的逻辑,所以才叫四道援江。
其次,抑制江南道的小商人贸易。小商人走商就是做一些小买卖,体量小,造成的商品流动量也小。和大商贾比起来,吃亏很多。大商贾可以一次性购入十万、百万级别的货物,一瞬间把地方市场的相关商品价格给打下来,维持住平衡。小商人,容错代价巨大,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手里的囤积货物就会不值钱,直接爆仓,很有可能还保不住成本。
这样一个思路来看,想要压一压江南道的小商人们,就很简单了。南北市监总局开始抓一抓各地市场情况,第一时间让大商贾们获取先机。因为小商人是没有加盟市监局的,自然得不到一手消息。不出个一年半载,江南道很多小商人,就要亏得血本一空!
虽然残忍,但这才能给他们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到时候,配合一下江南道的人力价值和务工市场的宣传,停一停‘四道援江’的政策,就能重新激活江南道的劳动力了。说白了,就是一个刹车和转回正轨的节奏,朝廷下场干预,不让江南道的地方百姓,盲目且滞后的影响江南道发展!
也因此,江南道申请的这笔财政补助,李承乾还是批准了。因为,他的补救方案,需要时间踌躇,没法立刻落实。在这段时间内,总不能把江南道给停了吧?
大唐如今的行政效率算高的了,秋季中旬递交的申请,李承乾派人去查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