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章 靠山吃山(2/3)
的人着实很少去干了。因为他们发现了新的来钱路子。倒是王家李家,原来看着张家在河道上风光,也不自觉的组织起来。如何做,他们倒是不用师傅教导,无师自通。
张家发现了什么生财之道呢?哪儿有这些好事呢?这也是模仿河道上游码头镇的朱湖村村民。
朱湖是长江入赣第一镇码头镇的一个村,也是瑞昌市第一大村。这是一座美丽富饶的村庄,它北临长江,赤湖环抱。前有无尽长江,后有连绵山峰,山清水秀;左渡湖北,北通九江,交通便利,视野开阔。这里民风淳朴,人们互助友爱,亲如一家;这里是有着600年历史的古村落,更是和乐融融的大家庭;它就是镶嵌在赤湖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有着近4000人口的瑞昌第一大自然村。这里的地段好,要水有水、要山有山,居民区三面环水,水利资源丰富,一方小山成群,有利于扩建工厂、增大规模。我们这里交通便利,离湖北仅一江之隔,长江就依偎在村头,水运方便。国家现在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兴建水利、工厂,公路,这些都需要石头沙子。码头山多,炸山,石头贼多。这里石膏也十分丰富。而沙粒呢,在长江江心就地取材。长江上游及中游地势陡水流遄急,沿江的沙粒冲下来,到了码头这一段江面,地势平缓,于是沙粒都在这一段河道上堆积下来。朱湖村村民自发组织起来,集资购买吸沙船,将江心的优质黄沙吸取上船,然后用传输带对驳到码头沙场,再出售给需要砂石的建筑队建筑公司。这一年来已然攒的钵满盆满。最可贵的是,他们把这个视作村集体产业,家家户户都分红都得利。另外,组织吸沙的村民也顺理成章的收取全村的民心,获得大家的推举,成为朱湖村的村委书记。
张家也有这样的青年才俊。张义华便是这样的代表。他跟家族的族长商量这件事情。大家都觉得事情是个好事情,关键是大家都是一穷二白,如何能够集资购买吸沙船呢?听说这样的吸沙船可是需要很多钱的。张家村也就100号人,比不上朱湖村的4000人。还是张义华聪明,他有几个策略,第一,可以把集资的范围扩大道整个火龙山,这样人口多,大家分摊少,也是让受益面更广泛。第二,第一条可以暂缓一下,把采购变作租用,租用就是空手套白狼,把别处生产力剩余的吸沙船租借过来,等吸取的黄沙售卖后再分利给船主。等到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先购买一条二手吸沙船,后期再购买新船。第三,通过非正常手段,比如以前的老本行,短时间内获取一些珍奇,用以购买吸沙船。第一条,目前张家在火龙山还不是绝对权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