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学术界要迎来大地震了!(4/5)
看看看.......”
其他的教授哪还能意识不到李景霖提到黍的用意!
“黍来了!!”
刚想说,一位教授便扛着一大袋子的黍来到了板房中。
“饱满的不饱满的,带壳的脱壳的我全带来了!”
“行了行了一边去!!”
一堆人迫不及待的开始数黍。
小粒黍,数起来是真要命。
但动力十足!!
“快!测音!”
初级的测音工作迅速展开!
不多时便有了答案。
“是黄钟,虽然有偏差,但偏差的波动值完完全全是在允许范围内的!”
“小李同志,还要别的吗!”
听到问话,李景霖毫不犹豫的找来一条毛巾,包裹住骨管,堵住一边口。
开始往里放那些专家数出来的黍粒。
“要200粒!”
专家毫不迟疑。
一群华夏学术界的大牛,就在这件小板房里,开始数起了黍粒。
“00了!”
“900......000......”
“200!卧槽!卧槽!我懂了!!”
当200粒黍放入骨管中,刚好填满骨管时。
全场再一次爆起了粗口。
“量者,龠(yue),合,升,斗,斛(hu),所以量多少也。本起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
一位专家呢喃而出的《汉书律历志》,如惊雷一般,在所有专家们的内心炸响。
懵b,所有专家心态彻底炸裂。
“斛=0斗=00升=000合=2000龠!”
“能发出黄钟音调的律管恰好能容200粒黍,而一龠也正好容200粒黍。因此,律管容积就是龠的标准!!”
“这踏马是新莽时期的度量衡!!”
所有专家都明白了。
都知道了。
这件乐器,真正的名字,应该是贾湖骨龠!!
“龠者!”
李景霖嘴唇都有些颤抖。
在一众专家的注视下,颤抖着说出了华夏音乐古籍《律吕精义》中记载的话。
“七声之主宰!”
“八音之领袖!”
“十二律吕之本源!”
“度量权衡之所由出者也!!”
轰!!
专家们感觉自己的精神世界被雷给劈了。
脑瓜子嗡嗡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