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 拍独立电影?(5/6)
国企肯接手原先因为污染问题被关停的破厂房,还给现钱,那当然卖啊。
有那八十万,乡政府可就解了很多燃眉之急。
要不说,红光出版社作为一家国企性质的出版社,此时干什么都方便。
所以,现在的红光出版社,单纯就占地面积来讲,还是很不错的,是典型的地广人稀。
不管怎么样吧,这里有足够的地方当仓库,这就够了。
开了一段路后,曹志强就带徐庆冬来到了红光出版社。
之后,曹志强让徐庆冬先去他的社长办公室坐一坐,让自己的秘书项东方招待他。
至于他自己,则悄咪咪的一个人来到一处有些破旧的红砖房。
这里原先是那个玻璃厂的一处仓库,乡镇企业嘛,有红砖房就不错了。
这时期别说水泥大都是进口的,就连红砖都不多。
一个乡镇企业能有这种红砖房当仓库,已经不错了。
实际上,这边也就是仓库、办公楼之类的重要地方是红砖房,其他厂房之类都是土胚房。
用钥匙打开红砖房的锁,曹志强走进去看看。
里面一看就没啥东西,荒废了很久的样子。
曹志强想了想,找了个空地,然后从随身空间拿出一张干净的大棉布,再把一台35毫米金版anaex摄影机以及一副配套的三脚架,还有六个配套镜头拿了出来。
至于其他的一堆附件,暂时就不需要了,一次性太多东西的话,太惹眼了。
放好摄影机跟三脚架,以及六个配套镜头后,曹志强又拿出一张张棉布,分别把这些东西都包起来。
做完这些,曹志强才单独请徐庆冬过来看。
当徐庆冬看到那台摄影机,以及配套的六个镜头后,立刻惊讶的合不拢嘴。
“这是,这是米国的潘那”徐庆冬是个识货的,一眼就看出来历。
是的,潘那维申在国内的简称,就是潘那,他能一口说出这名字,已经算见多识广了。
“而且都是新机器怎么可能”徐庆冬手摸机器满脸惊诧,“据我所知,这东西只租不卖,基本都是好来坞在用,咱国内根本就没有啊你,你哪儿来的”
话说,,,版。
的确,国内此时的摄影机基本都是国产的或者西德的阿来摄影机。
至于米国的潘那维申,国内正规电影厂还真没有。
偶尔有合拍片可能会有那么一两台,那也是外商带来的。
这时期的国内普遍缺摄影机,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