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金蝉脱壳2(4/5)
们起来造反的缘故。”
“好一个‘不放心’,你终于说到问题的核心和本质上去了。”刘伯温握了一下拳头,肯定地说道。
徐达听完大吃一惊,鸡腿从筷子上掉下来落在地板上。徐达赶快弯腰从地上捡起鸡腿来,放入自己的碗中,说道:“你是说皇上对我们不放心?”
“什么?你说皇上对我们不放心?你怎么说这种悖逆的话?”刘伯温指着徐达的鼻子佯作威胁地说。
“是你引诱我说的。”二人对视一阵,低声会意地大笑起来。
“先生,你说的是真的吗?”徐达仍然有些不相信地问。
刘伯温长长地岀了一口气,皱了一下眉头说道:“他曾经公开说过:‘在打天下时他最喜欢人才,现在是坐天下,他最喜欢的是奴才,虽然前后只差一个字,这正好是‘不放心’三字的最好注脚,这就是为什么功臣宿将遭贬,胡维庸这种奸佞小人被提拔为相的根本原因。现在的大明朝正如屈原所说:‘金钟弃毁,瓦釜雷鸣’之时。大明朝的功臣宿将没有倒在敌人的刀剑之下,却一个个要倒在胡维庸的‘举罪箱’下,这不能不说是大明朝的悲哀。其实,这没有一点可大惊小怪的。历史有他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只要番一下历史,从春秋战国以来,各朝各代的君王在取得了统治权,当上了帝王之后,都有血腥的,野蛮的‘清君侧’事件的发生。所谓‘清君侧’就是清除帝王身边隐藏着的坏人。从他平时所崇拜的三个开国皇帝:秦始皇、刘邦和赵匡胤来看,都有杀功臣的事发生。秦始皇杀吕不韦,刘邦杀韩、彭、英,赵匡胤杀杯酒失兵权的郑子明,我朝清君侧才刚开始,以后被清的人会更多,不信请你拭目以待。话说到这个份上,我也就不转弯抹角了。我再问你,你的那位义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知道吗?”
“……”徐达想了一下,摇摇头,不知怎样回答,他就反问道,“先生,你说呢?”
“我说出来,你可能不会相信。他是一个多重性格的人,他的疑心特别重,他不会相信任何人,他的性格飘浮不定,有时性格开朗,有时性格狭隘,有时很仁慈,有时很残忍。他这个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安乐,狼视鹰顾,内心狠毒,记人小过,忘人大德。一开始,我希望他能像李世民一样成为一代明君。由于他性格上有这么多缺陷,看来,我对他的期望那是过高了。因此,我们为之奋斗的复兴伟业将会大打折扣,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最大悲哀。唉,我都是要离开的人,我还管这些事干什么?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再过两三天就要离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