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杭州擒贼1(4/26)
了一下,觉得比较满意,也就鼓了一曲‘风入松’,小姐两手托着腮,双手肘撑在桌上听得入神,陷入沉思,那个样子好漂亮,我忘了介绍,尽管小姐才十三四岁,模样十分俊俏,真有国色天香之姿,你看她脸堆三月娇花,眉扫初春嫩柳,纤腰袅娜,体态轻盈,将来一定是个倾国倾城的大美人。
“一曲结束,她才放下双手拍掌道:‘好,弹得好,先生,这个曲子叫什么?好像有些悲怆。’
“我说道:‘叫风云松,是描写秋天风吹入松林,松涛霍霍,秋风阵阵,万物凋零的景象,自然有几分悲意。’
“小姐听了点头说道:‘果然是这样,请问先生,你能写下谱教我好吗?’“我说:‘这没有问题。我现在就给你写下谱来。你先试试琴,再弹一下。’
“小姐和我换了个位置,她就弹起‘雁落平沙’,她鼓完琴后兴奋地说:‘好,这下好多了,以前我总是觉得后面的弦比前面的弦老是高,无法相合,现在就好了,这是为什么?先生。’
“我脱下指甲回答道:‘小姐,那是你没有把工尺与合五之间的半音调出来,于是就形成了越到后面音越高的缘故,今后你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你这里有纸笔墨砚吗?’
“梅香回答说:‘有,旁边那个亭子上就有,先生请随我来。’
“这个亭子是个长方形的亭子,亭子的另一头还有一张石桌,石桌上放着文房四宝,我就在一张椅子上坐下来提起笔默写起“风入松”的曲谱来,大约过了一刻,我就将谱写完,小姐走过来,我就把曲谱递给她,她拿在手中看了一下说道:‘先生的字,真是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
“我说:‘小姐,你不要再给我戴高帽子了,这点不过是记问之学,袜线之才,没有什么可夸耀的。关于高帽子的事,我倒想起一个笑话来:从前有一个学生在学馆里读书毕业了,准备出门去闯荡江湖,临走时和几个同学一道去向老师告别,同时问老师有什么临别赠言,老师说道:‘你们初出社会,现在江湖凶险,处处充满陷阱,你们一定要万事小心。’一个学生答道:‘不怕这些,老师,我现在准备了一百顶高帽子,我逢人给他送一顶。’老师听了生气地说:‘我们是孔孟之徒,无论对任何人都要正直、光明正大,你怎么可以用这种下贱的手段去对人呢?’学生忙说道:‘老师有所不知,现在的人们都喜欢听奉承的话,像老师这样正直、善良、刚正不阿的人天下能有几个?’老师听了点点头说道:‘你的话也有道理。’
“几个学生告别老师出门,这个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