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笼络人心的手段(上)(3/5)
准备些‘见面礼’才好。”
“我有个好主意!”孟思语嘴角扬起坏笑。
丑时梆子刚落,两个黑影出现在淮陵驿站八方巷中段的花坊屋顶。在确认守备营的巡逻队不在附近之后,其中一个黑影翻下屋顶,摸到了老妪卧房的窗下。黑影摸出一根一头削尖的竹管,挑破了窗户纸,将管身插进屋内约三寸有余。
黑影拉下面罩,露出了面容,正是孟思语。她将嘴凑近竹管,聚气一吹,管内的药粉喷薄而出,很快便在老妪的卧房内弥散开来。
不消一盏茶的功夫,卧房内老妪的鼾声渐重,就连窗下的孟思语都能听得十分真切。
见时机成熟,孟思语戴好面罩,挑开窗栓,翻身进入了卧房之内。她此行的目的,就是要窃走骆钦武留给老妪的金锭子!此举既可断了老妪的底气,又可挽回相府的颜面和损失,当做登门的“见面礼”,再合适不过了!
入屋后的孟思语并没有盲目的翻箱倒柜,以日间老妪能随手掏出金锭子的行为来看,如此贵重之物定是傍身而藏,于是她径直在老妪的床铺上搜索起来。
在折叠的被褥里,孟思语摸到了一个粗布囊,里面的硬物形状像是个金锭子!她掏出来查看,果然不出所料。志得意满的她正欲携囊撤退,可转念一想,又改变了主意。
只见她将囊中的金锭子取出,换了个银锭子进去,再将粗布囊塞回了被褥里。此时,屋顶上传来了有规律的急促叩击声,轻微且清脆。这是屋顶上放哨的搭档传来的讯号,表示巡逻队正在靠近的途中。
孟思语原路翻出屋外,靠在窗下静等搭档给出撤离的暗号。
静谧且空旷的巷道内,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继而又由大转小,屋顶上很快便传来了规律且轻缓的叩击……
次日上午,丞相府的大门被人叩响,相府家丁开门一看,是一个外地打扮的陌生人。
“小人乃是淮陵驿站香料铺子的伙计,日前承蒙贵客抬爱,欲在小店采购香料,不巧缺货,现货已补齐,特来知会贵客。”伙计开门见山的道明来意,“这是香料的样品,还请贵客品品成色,随时欢迎到店。”
伙计将一个楠木盒子交给了家丁后,便告辞离开了。
“何人叫门而不入”骆钦武闻声而来。因李玄忠上朝未归,对于登门之人,他负有盘查之责。
“回教头的话,来人自称是淮陵驿站香料铺子的伙计,留下此盒便离开了。”家丁将手中的楠木盒子交给了骆钦武。
淮陵驿站的香料铺子!骆钦武一听顿时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