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收玲珑(上)(2/5)
里撑过来的人,作为奖励,我就告诉阁下这“神秘”一说的来历。”梅贞卿为陈宥缓缓揭开了这神秘坊市的冰山一角。
梅贞卿,钧州本土人士。在襄国建立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散商,靠往来各地跑货为生。当时天下局势纷乱,外族横行,跑商环境恶劣,不时要面对各地豪强或外族的盘剥和劫掠,稍有不慎,便落得货损身死的下场。因此,保证货物和自身安全,便成了梅贞卿首要考虑的问题。他依靠传承的手艺,打造了一套防身机巧,极大的提高了他的跑商效率。在那个动荡的时期,助他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成功者”之一。
有了一定的资本之后,他便开始思考如何构筑自己的商业堡垒。毕竟靠自己亲力亲为,风险成本太高,换算成收益的性价比低。于是,他量产了一批防身机巧,通过抽佣的方式租借给了其他散商,由他们代为游走于各地,而自己则转向经营作坊似的铺子,既研究制作手工机巧,又收购和寄售南来北往的奇珍异货。
生意趋于稳定后,梅贞卿凭借着近乎于零的风险成本力挫其他成功者,一举成为钧州的富商之首!不仅如此,得益于梅氏作坊的潜心研究和生产,钧州的手工业也在梅贞卿的带领下,向着更高更精的水平发展。也是那时,梅贞卿结识了胤雅的母亲,两人共同打理着梅氏作坊,夫唱妇随,恩爱有加。
时光如梭,纷纷乱世终会迎来统一。随着陵州刘氏声名鹊起,一统天下之势初现端倪。然而饱受豪强和外族困扰的钧州散商们害怕这陵州刘氏又是一方豪强,且钧陵两州相距太近,日后会遭欺压之苦,遂决定团结起来,组建一支军队以自保。
这领头之人,梅贞卿自然成为了不二之选。可梅贞卿是一介商人,无意于行军打仗,而且梅夫人当时已怀胎六月,亟需安定,他百般推脱却拗不过众情难却,只能勉为其难的扛起了这面旗,召集本土壮丁,以轻甲机巧武装,取名“无义军”,隐喻自己无意战事之心。
数月后,陵州的军队开进了钧州地界,守卫前哨的无义军主观地认为对方是为劫掠而来,不由分说地进行了一通机巧乱射,把陵州军逼退了数十里扎营。消息传回梅贞卿那里,令他拍腿叫苦——他认为两军相见,应像谈生意一样,弄清需求,各开价码,最终谈不拢,才靠武力解决问题。结果这前哨倒好,连对方的意图都没弄清楚,就一顿闷射给打回去了,若惹恼了对方,不明不白的打起来,影响钧州的繁荣不说,还得搭上多少人命啊!
说来也巧,刘诞这边给出的命令就是钧州长期繁荣稳定且同为中原人,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