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贤者的馈赠(4/5)
接过锦囊的陈宥,心里充满疑惑,此时若不求解,恐怕日后再无机会:“夫子曾提醒我内堂夫子古怪,昨夜深谈,确实如此,虚虚实实,让我捉摸不透……”
“学士想说什么”若均平静的回答像是料定了陈宥有此一问。
“内堂夫子昨夜造访,是寻我乐子,还是指点迷津”
“内堂夫子的脾气古怪归古怪,可他并不无聊,特意登门寻乐之事,怕是不会去做的。”若均一本正经的回答,没有一丝戏谑的波澜,“而且,对于初次见面之人,能深谈许久,你,可是头一个。”若均指了指陈宥。
“言谈间,看得出内堂夫子是一位十分注重品行的前辈,正如若均夫子所说,既是初次见面,那该如何考量我的品行呢”陈宥问出了与阁老谈话时提过的类似问题。若均是个沉稳且实诚之人,总不能像阁老那般,冒出“寻你乐子”的答案吧。
“你难道没有发现,你所谓的‘考量’,从你踏入这个大门时,就已经开始了吗!”若均指了指学堂大门,依然用那种不疾不徐的语调陈述着,听不出任何情感。
陈宥此时幡然醒悟,从登门礼节,到用膳礼仪,再到待人接物,他和黎平之的一言一行,从踏入学堂那一刻,便已然在若均的考量之下,且都被如实的反馈给了黄道彰!甚至“有客来访”,也并非独访陈宥,只是黎平之未如约在厢房内等候,辜负了黄道彰的好意而已。
身不在,心犹在。黄道彰虽然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了京城,离开了乾陵阁,可他从未忘记作为阁老所肩负的举仕纳贤之责。与陈宥的言谈间,也饱含着对旧制的无奈和对贤才的期许,复杂而真挚,确实是襄国不可多得的一位贤者,令陈宥肃然起敬。
既如此,黄道彰口中的“寻乐子”不过是对陈宥的戏言,这位阁老真正的目的,是为陈宥指点迷津!至于相赠名品“骨里红”,亦是惜才使然!
当陈宥还沉浸在敬佩黄阁老的风骨之时,若均打断了他:“你的同僚来了,我代表学堂恭送两位贵客,后会有期。”
只见黎平之满腹牢骚的抱着一盆娇黄的梅花匆匆赶来:“你就是想撇下我独自去玲珑坊吧!动身也不通知我,亏我大早的还去催你起床!”
陈宥转身翻了翻白眼,心想黎平之竟还好意思提大早的事,此等给人添堵之举,不催也罢!若均看着陈宥的表情,隐晦一笑。只是这个笑容隐晦得在旁人看来,与不动声色无异。
黎平之手里那盆素心腊梅开得正艳,花朵簇簇拥拥,明媚耀眼,暗香扑鼻,确实在卖相上比陈宥拿到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