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钧州学堂(2/5)
“这淮陵驿站真晦气!又出人命,又产刁民!”骆钦武愤愤道。闻言的伙计抬眼看了看他,不动声色的问道:“客官要买些什么”
对于“杊香知味”来说,骆钦武变相替他们赶走了隔壁的花坊老妪,算是解决了一个大麻烦,自然增加了些许好感度;而他提到的“人命”,又恰是这间铺子开张的意义所在——巡林堂安插在淮陵驿站里的眼线!与龚景签下租约的老板和老板娘,正是白晶门门主杜奕恒和搭档孟思语。
“你们的老板呢请来说话。丞相府采购,有多少要多少!”骆钦武拍了拍腰间的钱袋。
“老板回杊州进货去了,客官今日怕是见不到了。”伙计感觉骆钦武的目的并不是采购——哪有货都不看,就放话“有多少要多少”的冤大头“客官若是有其他的事情要见老板,我倒是可以代为转达。”伙计试探着问。因为巡林堂也需要找个突破口去揭开“人命”背后的未知。
“咳……这可真不巧,来了大生意,人却不在。”骆钦武自言自语道。
这是嫌咱位份低啊!伙计暗忖。可没办法呀,杜门主两日前便动身回杊州了,这总不能凭空来个大变活人吧:“那……客官还需要购买香料吗”
“买!当然买!”听到伙计的提醒,骆钦武才想起胞兄的交代——首先是拉上关系,其次才是摸清门路。
“老板若是回来,烦请派人来相府知会一声,带上这个。”骆钦武边付账,边把胞兄让他转交铺子老板的一节墨竹一并递给了伙计。
这节墨竹,伙计只一看,便知是巡林堂的特产——那是崔挽风从巡林堂带回并进贡给李玄忠的“手信”。
伙计默默的收下墨竹,默认了巡林堂与相府之间的约定。
骆钦武离开铺子之后,伙计从后院放出一只信鸽,将今日铺中之事,向巡林堂传去。
回到前往钧州学堂的冤家这边。
十一月七日,酉时时分,陈宥和黎平之的视野中出现了钧州学堂的门墙,那白砖黑檐嵌着回纹楠木窗格的围墙,令人远远就感觉到了浓重的书卷气。
门口一个束发儒巾,衫袍齐整的人看到从官道上转来的陈宥和黎平之,远远便对着两人做了个揖,并一直保持着这个姿势直到两人来到近前。
“两位可是京城中书院来的贵客”迎客之人抬起头,儒巾额部的一块青玉表明了此人学堂夫子的身份。
陈宥赶忙从马背上跳下来,回了个礼:“正是。”
“久候多时,想想也该是来了,请随我入堂内休息。”夫子示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