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解疑寻踪(3/5)
,于情于理都说不通。这是疑点之一。
搜到的钱袋,尤其是那个绣着红梅的钱袋,里面大额的银两远远超过斥候执行任务时所备的盘缠,有悖“轻衣简装”的原则,其来源和用途不明。这是疑点之二。
尸体口中残留的蜡块以及钩吻草残渣,虽是毒药,但并不符合杊州人用毒的习惯和特色,使用蜡块制作的工艺,通常为王宫里赐死罪人或自裁所用,不是两个斥候随便就能获得的。这是疑点之三。
陈宥相信,只要能解开这三个疑点,必能找到密信的线索。
蒙绪仔细的审阅了告示后,满意的签批盖印,遣人送回了刑部。
襄信十五年十月十六日申时,五匹快马分别从京城各门出发,加急赶往各州分发告示,这雷厉风行的架势,既表明了主上的重视,又彰显了主上彻查的决心。
婠和陈宥完成了“线索接续”计划的开端,接下来,就得考虑如何实施后面的步骤了。婠的意见是从身边的疑点开始查起,一是因为在京城活动比外州便利,二是如果能找到蜡毒的来源,可以省去不少溯源的工序。
“都依你。”陈宥简单的表达了自己对婠的支持。
身边的疑点,就是制作蜡毒的官方机构——政务省内务司。
酉时闭院之后,两人便带着案件通报,准备前往内务司找线索,在中书院正门,碰上已自由悠哉了半天的黎平之,也恰好要出院。
“你们两个行色匆匆的去哪儿啊长史交办的差事完成了这差事可是非常着急啊,耽误不得的!”黎平之带着嘲讽的语气问到。
“托执事的福,两个时辰前就完成了。”婠自知有要事在身,不愿与他多做纠缠,草草答了句话就想快点离去。
“哟!我果然没有看错人,青年才俊青年才俊呐,幸亏向长史推荐了你,不然这差事还不知得拖到什么时候,有时间的话也教教我,让我也提高提高啊!”黎平之边说边凑上来,故意挡住了两人的去路。
他阴阳怪气的话和身上残留的缥缈烟余味,让陈宥不由自主的皱眉撇嘴,下意识的退开两步以保持距离:“黎执事,我们还有要事要办,耽误不起,不如我们就各自散去吧。”
“我亲历了襄国的建立到如今的强盛,又亲眼看着中书院一砖一瓦的拔地而起,什么要事没有见过,你们这么遮遮掩掩的,怕不是要事,而是私情吧”黎平之终于露出了原本的嘴脸。
“我们要去查找案件通报里提到的一些线索,执事若是执意要同行,也好多个见证,稍后给长史和刑部提交文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