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分头行动?内(上)(1/5)
辰时三刻,整装迎驾的蒙绪在中书院门口等来了太子的令官:太子驾到!
学士们在正门左右列队迎驾,黎平之和婠分别站在了两个队列的末位。蒙绪一边为太子领路,一边介绍着几位资历较老的学士。出于礼仪,太子对介绍到的学士点头致意,并随着蒙绪一直来到了队伍末位的黎平之旁边。
作为中书院资历最老的学士和唯一一名执事,太子稍稍欠身对他行了个礼,以示敬重。若是别人,应该会感激地回一个礼并夸赞几句国泰民安,太子贤德的话,但黎平之平日里骄纵惯了,也仅是回了个礼,并当着众人的面问道:“我与信王在天下平定之初结识,转眼已十余年,当时殿下尚在垂髻之年,现今已过弱冠,光阴似箭呐!不知殿下是否认得老夫”
其实这话作为私下闲聊没有问题,但放在太子巡视的场合,就不大合适了。蒙绪在一旁略为尴尬,一时不知该如何圆场。好在太子开明,接下了话头:“常听父王提起执事,早年多得执事相助,实乃国之幸事。”太子说完又稍稍欠了个身。
得了面子的黎平之喜上眉梢,一旁紧张的蒙绪也舒了口气,便顺水推舟地说:“黎执事既为元老,又与君上有缘,不如为殿下讲演院史,以扬我院之名!”
黎平之未曾料到蒙绪会来这一出,所以昨日只顾盯着陈宥,未做任何准备,一时语塞,但推诿的本能总能激发起他的急智:“我年事已高,经历的都是些陈年旧事,想必信王平日对殿下的教导中已尽数授之,今日殿下巡视,机会难得,理应发掘后辈,革故鼎新,方能扬我院之名!”还没等蒙绪插话,他就把自己的难题抛给了婠,“这位婠学士,文武双全,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不如由她来给殿下讲演,必令殿下满载而归!”
话说到这个份上,也不容得蒙绪或者婠推辞了,不过婠早已与蒙绪做好了应对的准备,太子也是因为她才临时起意来中书院巡视,所以此时的她并不慌张,落落大方地接下了这个茬。
从外院走到内院,每一个门堂,每一处景观,婠都仔细地介绍着其作用和意义,太子只是一边跟着挪动脚步,一边安静的听着,并未提问或者插话;倒是黎平之,每当婠介绍完门堂或景观,他总要插上几句话,回忆中书院成立之初自己在这个门堂里经历过什么事,提请过什么政令,受到过什么嘉奖,其行为与刚才推诿时的说辞是如此的表里不一。
不到一个时辰,太子就跟着婠走马观花般的把中书院转了个遍,其中近一半的时间,还是被黎平之忆往昔给占去的。太子自始至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