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讨伐敌人(1/2)
两份文件存在着前后顺序的关系。首先发表的是讨伐敌人的声明,其目的在于表达对某一国家的不满,针对该国某个行为提出质疑,并明确表明反抗之意。接下来象征性地尝试进行“最后一次谈判”。之后才会直接宣告战争。
这就是所谓的“师出有名”,即使在西方国家,宣战也有类似的流程。例如,在海湾战争时期,鹰国在备战的同时,在联合国会议上公开反对巴比伦王国进攻科威王国,并联络包括苏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一同反对巴比伦王国。紧接着,鹰国警告巴比伦王国必须立刻撤出科威王国,否则将会采取军事行动进行干预。在战争爆发前的1月9日,鹰国国务卿与巴比伦王国外长在日内瓦举行了一场“谈判会晤”,然而并未取得任何实质进展。直到1月17日,海湾战争正式爆发。
甚至在11年后的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由于鹰国找不到合适的开战理由,于是转而在联合国大会上展示了一小管不明液体,声称巴比伦王国拥有大量杀伤性武器,凭空捏造了一个开战借口。尽管后来这小试管被普大帝嘲笑为“洗衣粉”,并且并没有找到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存在。宣战的理由不仅需要对外向其他国家阐述,也需要对国内民众解释。
相较于其他国家担忧战争可能引发的内部稳定问题及来自其他国家的压力,大秦帝国不存在内部问题。从军队高级将领到内阁政府官员,都是效忠于王耀的红警系统人才。帝**队中下层以及地方行政机构中,也有很多红警系统的人才,他们在位无需担忧,可以确保军队基础稳定。
因此,在制定好作战方案后,大秦帝国迅速高效地展开行动。针对暹罗王国的这次作战,将以南方军区和东方军区的部队为主力,并从国防部直属的机动部队中抽调合成第八旅、第九旅、第十旅,以及山地第三旅、第四旅、空突第一旅。总计调动七个合成旅、四个山地旅、四个警卫旅和一个空突旅,约二十万陆军部队参与。两大军区各自留下一个警卫旅作为留守部队,其余部队几乎全部调动!空军派出三分之二的力量,海军全体动员。作战总兵力预计将达到三十万人!
鉴于大秦帝国即将迎来建国大典以及皇帝的晋升仪式,对外宣称军队调动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庆祝建国大典阅兵式,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在大典期间有反动势力制造混乱。各国对此说法表示理解,认为在这种重要场合加强安保是必然之举。例如,龙国举办建国大典时,阅兵式上的战斗机都是装载了弹药的。
冲突发生后的第三天,巴以冲突导致阿巴斯坦地区的形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