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清明节(3/6)
,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杨忠祥很是羡慕,道:“阿友,任何情景中,你总是这么优雅从容,哪来的自信啊”
任笔友淡淡一笑,道:“哪里是优雅哦,我只是喜欢读书学习而已。先生们经常教导的读书三重境界:其一为‘书到用时方恨少‘;其二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其三为‘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不仅有黄金屋,书中更有颜如玉!我们泱泱华夏,诗书传承,作为龙的传人,不识得一些诗词,恐怕不好吧。比如这清明节,就汇聚熔和传承了大中华文华圈中的祭祀文化之精髓。不识得这些文化,就难以理解清明节的真谛。”
仇重问道:“阿友,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任笔友道:“清明节不仅是传统的祭祖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二十四节气,可是华夏先民了不起的发现,对人类的发展可谓是具有导航性功能的。人类的原始信仰是天地信仰,但在经过漫长的生活生产实浅活动中,我们华夏先民在一万多年前就发现信仰天地不及信仰祖先得到的好处多,于是就开始信仰祖先了。也正因为信仰祖先,所以中华文明是人类仅存的唯一的绝无再有的传承文明,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连线就是祭祀文明。所以,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节日。它凝聚着我们的民族精神,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扫墓,即为墓祭,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又因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所谓清明,是指万物皆洁齐、生气旺盛、吐故纳新、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的好时节。所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华夏先民将祭祖活动与踏青活动天衣无缝的溶合于清明时节,也体现了我们‘天人合一‘的人神文明,这也是华夏民族独秀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源所在。”
杨忠祥频频点头,道:“我也有清明节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夏流道:“我也有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郎中郎笑道:“想不到咱们厂子文人墨客真不少啊!清明节么,我也有诗:风吹残杏舞絮轻,唤起愁肠千百萦。疑天亦解伤情恨,哭君泪雨遍清明。”
童筹没有诗词,不甘寂寞,便对亡灵说道:“把这些钱拿去好好过日子吧。”白善也说道:“把这些钱拿去捐个好差使吧。”仿佛是笑谈,但谁又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