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节 进行的很顺利(2/8)
了搓脸,又摸出一块糖放在嘴里,然后离开了地铁隧道。
天亮了。
周朝仙作了统计。
然后告诉艾草:“有机会报上去,我们都很好,没有人受伤。老崔和其他人会在两天内离开夷岛,他们需要休息一下。”
没有受伤吗?
迷彩兔在这种事情上其实标准很模糊的,有时候手上扎根刺都要高喊着受伤了,需要医生。但有时候,象崔壹葉这种情况,身上已经包成了粽子,也不算受伤。
只是擦破一点皮,完全不影响任何事。
用崔壹葉自己的话说,回到岛港,再去钵蓝街,还能替艾草完成他那份任务。
宁仁这边。
宁仁拆了其中一台随身听,检查了电路设计。
这种东西在宁仁看来其实非常了不起,在了解了汉家当下的半导体水平之后,能这么短时间设计并且生产出几种全新的集成电路,真的很了不起。
这台随身听,可以说已经是成熟的产品。
双前置放大器、双功率放大器、音量控制器、滤波器、双磁头分左右声音音频信号、还配了输出高频消噪电容……
极限功耗,在使用有线电源的时候,可以达到750。
很好的东西。
任何一样产品,任何一种设计,都是需要无数人的付出。
燕都。
夏科下属的几个研究所。
今天发奶粉、麦乳精、红糖。还有每人十斤猪脚。
四十二岁的黄怡,天亮后从实验室走了出来,她遇到一个非常大的难题。眼下需要把非对称性校正电路、位时钟提取电路、帧同步分离电路、解调器、误差校正电路、插补电路变成一块集成电路,用三进制来计算,用二进制来控制。
原型芯片已经可以使用。
太大,太过复杂。
根据夏科的意见,最核心的部分是,体积过大。
而且还要集信道解调、信源解码的功能。
这要求若是给时间充足,按不用太多,按半年去搞的话黄怡也没感觉有多难,但眼下要求在最长二十天见成果,四十天内完成各种测试,达到使用标准。
所以,黄怡在加班。
她正在想办法进行优化,似乎就差那么一点点,却无论如何也突破不了。
天亮了,研究所的大喇叭喊所有人来领东西,她放下手中正在研究的东西,也打算出去透透气。
当黄怡走到院中的时候,好多人惊呼了起来。
连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