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特区(2/4)
他们三个下车逛,自己在外面等。反正还没给师傅钱,也不怕师傅跑,三人就扎进了人海里。
这里东西真的是很便宜,比刘根当初给他们的价格还要便宜至少一半。收音机十五一台,机械表20一块,电子表三块五一块!电视机才要八十一台!录音机杂牌子的五十五一台,进口的日本三洋的一百二一台!要知道冯新凯那台录音机刘根给的批发价还是一百八!电视h市根本就买不到。
衣服也便宜,新生产出来的大汗衫一块五一件,五块钱四件,80年刚开始流行的喇叭裤十六块钱一条,牛仔裤一条十五!
三人越问心越热,知道这东西买多了还能便宜,三人一商量,决定干一票,就是不好运输,冯新凯就找地方给他舅打了电话,强调让多带钱多带车,他们在特区坐等。三人来的时候一个人就带了千把块钱,李亮就又给薛兰发电报,让给他仨取五万块钱让刘根的人带来。
三人都安排完,才找了私人旅馆住了下来,住下来之后,李亮才给莫军长打了电话。莫军长哈哈大笑,当即派了车来接他们吃晚饭,本来说给他们换旅馆,李亮婉拒了,不想给莫军长再添麻烦。
莫军长本来就喜欢李亮,李亮也就比他大儿子大了两岁,却见识不俗,也没有知识分子的假清高,两个人很能聊得来,这会见了更亲热。莫军长现在就在特区新成立的建委工作,对于各个工厂的建设如数家珍。
李亮转了一圈,就有很多问题要问。他问莫军长,这建港商的工厂,土地性质是怎么算的?来的路上他见到不少的农民自建房,建的还都是二层,三层小楼,看来是要开旅馆或者出租,这个房屋的性质怎么算?特区这么多的外来人口,吃饭问题当地能解决吗?那么多的市场,这些商品是不是都不是计划内的商品?
莫军长笑着一一回答。他本来就是老人家派来的,在特区是一点一点干出来的,对这些问题也都经历过,作过难。土地算是国家租借给港商的,象征性的收了一点租金,农民自建房不管用途是如何,并没有改变农民住宅用地的性质,也就不用考虑。吃饭问题是个大问题,当地的粮食肯定是不够的,外来人口也没有那么多的票证,现在吃的粮食都是国家特批的,不要粮票,但是价格是正常粮食价格的三倍。至于商品嘛,不要去考虑他的性质,全国什么都缺,先解决老百姓的需求再说其他的。
他看出来李亮的脑子还是没有完全放开,告诉李亮,在特区,只要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就可以搞,什么都不用考虑。老人家说,社会主义也不能饿着肚子搞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