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再给小九找一门亲事(2/3)
最佳的时机。等商家丧期一过,只怕难逃一劫。”定国公最担心的还是商离,“若是早前你肯把小九给定之,也不至于要任人宰割。”
护国公冷哼,“这个我不担心,我没有把小九给定之,定之还不是一样把人给拐走了。她的亲事,自然有定之去操心。他若是想不到办法,那也是他的事情,与我有何干系。风圣军如今可都在定之的手中,他才是萧寅的眼中钉。”
定国公不得不承认,护国公所言非虚,“圣人也并非偏听萧寅一人,他把风圣军给了定之,就是让他与萧寅形成对立的局面。萧寅想要兵权,可定之为了爵位定然不会放手。眼下真正危险之人,乃是定之。可凭他之能,根本无法与萧寅抗衡。”
护国公可惜地说:“那我要另外给我家小九再找一门亲事,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定国公却十分平静,“你家小九忙着呢,没有空。”
商离确实很忙。世家削减部曲这件事情,她的损失不小。从漠北送来的人,都是以流民之名送到各家为部曲。一来有人帮她养着,二来又能帮她打探消息。一举两得,对她极为有利。
但各家削减部曲,是否会留在她的人。这就很难说。从她打听到的消息来看,大多数的世家会留下三代都是部曲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家生子,其忠心自不必说。其次,会留下武艺高强者和各项技能出众的奴仆,因为十分得用。剩下的,若是还缺人手,那就留下进门三年以上者。在这些人当中,还会有一部分人被送往田庄,成为佃户,屯田耕种。据说,这是萧寅的提议,但据他所说,这是从商离在漠北屯田得出的结论,于国对民最为有利。
如此一来,她的人能留下的,并不多。
是以,她要为这些人另谋出路。不仅如此,还要做到与她毫无关联。
“不能留在各家之中的,尤其是太尉府、忠勇侯府、沈家和蔡家的人,都要重新安排。我都想好了,各家都有各自的喜好和习惯,按着这些开设商号,与各家常来常往,也能打听消息。我先前在洛阳开了米铺,从中打听到不少的消息。”商离颇为头疼,“可也不能一直开米铺,各家的庄子都有产出,也不用再从外面买米。”
商荇一有空闲就到松源寺,一呆就是半日,定陶郡主派人来寻也不回去,“各府能使唤的人少了,但新崛起的寒门之家却有新的需求。他们也想效仿世家,这些人就能派上用场。私兵不能有,但世家的作派却人人想学。你看韩家的茶谱人人想要,却没人能拿到,还有韩家宴客的菜单食谱。谢家的牡丹全洛阳开得最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