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若柳州-开始习武(4/5)
头也是隐隐作痛,预计发出第二拳后就不行了。
“这样用的话会很费手的”他心想。
这是他用碎石拳打出来的,碎石拳给他的意外是,因为其功法锻炼的肌肉部位最适合碎石拳的发挥,于是形成了目前这种震撼的粉碎性杀伤力。
他看了河边的另一块石头上留下的裂痕,碎石拳击打石头时,可以让半米见方的石头从拳心向外裂开,当然不会粉碎,比用刀带来的效果差了许多,他一刀六成力就能将其瞬间切成两半!
至于三路弹腿其实是踢人上中下三路的腿法,此功法对特定肌肉群的锻炼,影响最大的反而是他的速度,他目前可以达到时速近100k,百千米加速只需不到一秒的一个蹬腿,简直恐怖!
同时耐力惊人,百米和千米内都是这个速度,千米以上速度就要十分显著地下滑了。
至于三路弹腿的攻击力,从其力量看确实比碎石拳发力还要强,但却因为腿部较重,其击打速度远比不上拳头,击裂石头的程度较低,击打树木时倒还不错树木被击打部位并不碎裂,而是如同折断树枝一般的挤压式断裂。
环身刀法、鼎力拳和击木掌法的锻炼对他没有用,两本高等武学给全身肌肉带来的锻炼不是这三本低级武学能比的。
王苟发现即使高级武学里需要注意力集中于的肌肉只有一部分,但全身的肌肉都会同时提升,虽然注意力关注的那部分肌肉强度更强一些,这部分肌肉叠加起来使用对应技能也会强许多。
三本低级武学里面技巧性的防护和攻击手法倒是有些用处,习惯于前世分类思维,他便脑海自己搭建了一个技能分类框架,然后这些技能拆分后再填补进去,今后其它的技能书都能添加到这个技能分类里面。
他的技能分类与功法名字无关。而是以武器、攻击方向、连击数为原则分类的。今后所有技能都会并入其中,分类框架也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地改进。
以目前连击的分类方式,比如环身刀法被拆分后加进去的其中一个记录
用刀,方向左上(右手环身刀捞月式),第二连击可选2种。
第1种第二连击方向直向对面。如转身环身刀直刺式、转身左手碎石拳冲式、转身左手击木掌。
第2种第二连击方向左上。如三路弹腿上路式。
这个例子里第一式会带动身体左旋,因此接下来利用第一击留下来的力量增强第二击的威力,此即为连击。
除了连击分类,还有连招延迟时间,即各种不相干技能之间连起来使用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