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老人讲古(2/3)
且老宅附近的良田,基本都是这個家族拥有的。
“太爷爷,那房子怎么没了?我也想住那样的房子!”一位十岁出头的男孩大声说着,引起其他孩子的赞同。
“是啊,我们也想住那样的房子!”
“哎哟,这话说来就长了!四十年前,世道乱啊,对面村子地主家的儿子,考上黄埔军校,当官啦!我们村呢,就出了好几个红军,但是那会我们村的红军一年到头不着家,都在外边打战呢。”
“后来红军要赢了,那地主家的儿子得了消息后,吓得赶紧带着父母妻儿跑了,他们跑的急,家里的粮食、牛、鸡鸭和猪,都留下了。”
“那个时候村里的日子不好过,于是有人干脆跑到那地主家,把他们家的东西都给抢走了。”
“但是呢,没多久后,那国民党又回来了!原来红军的队伍只是路过我们这儿,很快就走了!这下就不得了了,国民党回来后,一看他家的东西都被抢了,这还了得?于是他拉着几个手下,带着枪、火油,把我们村所有的房子都给烧了个精光!”
“干完这事后,他也知道在这里呆不住了,没多久就跑到台湾那儿去了。哎,可惜我们村的房子,没了!也幸好那个时候不是冬天,不然得冻死不少人呢。”
老者说起这段往事,不由得唏嘘不已。
在场的人,大多数都没有经历过那段艰难的时期。
但是他已经九十二岁了!
他出生于民国,见证了太多太多了。
十多岁的孩子们,并不知道当年的情况,但那些四五十岁的人,却是对这件事还有印象的,于是气氛便低迷了起来。
最后,还是一位五十岁的大伯说了句:“细爷爷,别讲这个了,讲古墓啊!”
“对,讲古墓!”
九十二岁的老者像是被人提醒了,他本来是要说古墓的,怎么就说岔了呢?
于是他整理了一下思绪,这才说道:“这宋朝、明朝时,我们这儿都出了不少当官的和做生意,等他们死了后,自然也就埋在这附近的青山里,在古时候啊,埋死人可不像我们现在这样随便,那是要放很多陪葬品的!”
“民国那会儿,军阀要打仗,没钱了怎么办呢?盗墓!盗一次墓,就能够赚到很多钱!也就在那个时候,别说我们村了,就是我们县、我们隔壁的县,只要有出名的古墓,都被盗了!”
“哎哟,我还以为所有的古墓都在那个时候被盗干净了呢,没想到这山里还有!竟然还引来盗墓贼了!”
“幸好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