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第123章 会念诗的人说话就是值得相信(5/6)
不一样!”
张闿杀猪一样地嚎叫出来:
“将军,你被此人骗了啊!
你,不信,不信你可以打听一下啊。
那,那进城劝说的使者,乃是袁绍的从弟袁翔!
袁胤袁嗣对他极其恭敬,要伙同袁绍杀害将军啊,这,这书信在此!将军且看!”
他把手伸进怀中,颤颤抖抖地取出了一件绢帛。
袁术一把抢过来,将这带着张闿体温的绢帛缓缓展开。
只见上面的文字很简单,只说要诏令众将讨贼,退贼之后人人封中郎将,若是斩贼人首级,便以粮钱赏之。
但书信右下方,赫然印着八个血红的秦篆小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袁术喃喃地念出了上面的文字,双目已经渐渐失神。
传国玉玺!
我藏得这么好的传国玉玺,怎么就……
不可能!一定是假的,一定是人随便刻地假印,叔承怎么会出卖我,还称呼我为贼,号召众人埋伏我?
他把目光转向乐就,厉声道,“袁翔是怎么回事?”
张闿不等乐就回答,已经高声道:
“当时那袁翔念了几句诗,袁胤袁嗣立刻叩拜,属下记得清楚啊!”
他立刻念道: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张闿的记性相当不错,哆哆嗦嗦便将这首诗完全背了出来。
袁术顿感一个晴天霹雳,连阎象的身子都猛地摇晃,险些晕了过去。
首先,以张闿的文化水平肯定是编不出这种东西。
其次,当世能编出如此诗篇的人也不多。
这首诗说的是关中有个义士号令众人讨伐董卓,但是众人不齐心,最后导致没有成功。
袁绍一直以盟主自居,并且多次说当时只有自己和曹操是真的出力,其他人,尤其是冀州刺史韩馥一直扯后腿,韩馥这货不仅断绝军粮,还经常拿“助董助袁”这种问题询问大家搞人心态,而且袁术在这场战斗中也有掐断孙坚军粮的名场面,一直不算光彩。
诗的后面,还有淮南弟称号这明晃晃的诗篇,直指袁术有谋反之心,这也是这次讨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