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各方盛赞(2/3)
上,抽着雪茄看京城夜景。
缓缓道:“虽说,有些叫人难以置信,但确实拍的不错!”
“行,那我抽空,也去瞧瞧吧,先忙了!”
马行空挂了电话,知道跟陆天的“骂战”是不能继续了。
之后一段时间,要避着点媒体不说,也是真想去瞧瞧陆天的新片,能有什么艺术性。
要说票房爆了,他不稀奇。
电影嘛,视觉艺术。只要够新奇、够震撼,故事讲得不太差,终究会有观众买单的。
可艺术俩字,没有底蕴没有情怀,压根就是扯淡。
不过转过天,他就瞧见多家媒体,对盗梦空间艺术性的评价。
如中国电影报道的评价是:与片中骇人的动作场面相辅相成的是影片的精神内涵:梦境。
影片部分内容发生在梦境中,分享梦境成为了一个完整的梦的基础,梦境被设计得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感观上都真实无比,让做梦的人自己身在梦境却浑然不知这仅仅是个梦。
导演在解释影片的核心时强调:“这部电影的核心观点认为,一个概念的产生其实相当于一条极富弹性生命力的寄生虫,它爬过的痕迹永远存在于你大脑里的某个地方。
如果有人能侵入你的梦境空间,用一种极其真实的手段肆意妄为,甚至盗窃一个无比的概念的话,这种叙述故事的切入点会非常引人入胜。
至于其他娱乐媒体,对于盗梦空间也多是超高评价。
如京城晚报娱乐版头条是:我们从从前,为什么没有科幻大片!
盛赞影片想象力天马行空,且有一定科学依据,属于硬核科幻。
同时回顾一下,为什么以往,没有出现科幻大片?
第一,是没有想象力!
第二,是导演跟编剧,没有科学常识。
因为好莱坞的大导演,有些是学物理等专业,而中国的导演们,大多是“艺术派”。在一些艺术学院里成长起来,数理化基础知识不过关。
这些人对于文字和情感表达很精通,但对科学属于一窍不通的地步,怎么可能编出符合逻辑的“硬科幻故事”?
再有,就是管理的问题了。
假设我要搞侏罗纪公园,我怎么跟上面说?
我这部片子现实意义在哪里?积极意义又在哪里?为什么要搞这么一部古怪的电影?这些问题一个都答不上来,可答不上来又不行。
这样一想,结论出来了:就不该给自己找这麻烦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