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江阴告警,义师初至(2/3)
明根脉啊。”张国维叹息道。听说多铎正在忠实地执行多尔衮的剃发令,而且手段残暴。
“扬州惨案历历在目,想来浙东士民也是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徐孚远附和道。
三人正在聊着,忽然看见不远处一大群书生正拥簇着一名老者缓缓而来。
在他们身后,跟随着众多的杭州市民。
“蕺山先生来了!”祁彪佳目力较好,一眼便认出了是刘宗周来了。
张国维不敢怠慢,匆匆上前相迎。
“见过蕺山先生。”张国维恭敬地行礼道。刘宗周四朝老臣,且名满江南,德高望重,时人对其都很敬重。
“制台客气了。听闻有义师勤王而来,老夫亲领杭州子民来迎,万不能寒了这些忠勇志士的心。”刘宗周长须飘飘,尽管年事已高,但依旧精神矍铄,风采依旧。
“蕺山先生所言甚是!”张国维点头称是。
随后,刘宗周便带着自己的弟子们站在了道路一侧,其后,则是杭州的市民们夹道而立,等待着义师入城。
清脆的马蹄声响起,众人回头看去,见潞王竟然策马奔行,身姿飘逸,纷纷惊讶。没想到看上去文弱的潞王竟然马术娴熟,这可真是从未听闻过。
“拜见潞王监国!”众人纷纷行礼。
朱常淓骑在高头大马上,问道:“义师到了何处”
“回监国,不足五里。”张国维回答道。
见城门尚未打开,朱常淓眉头一皱,用马鞭指着门洞吩咐道:“打开城门。本王亲自出城相迎!”
众人闻言大惊!
“监国不可!”张国维急忙拦阻道。这实在是太危险了,虽是勤王义师,但其中必然鱼龙混杂,谁又能保证不会有歹人活着清军谍子混在其中呢
一旁的刘宗周倒是眯着眼睛瞧着骑在马上,姿态威严的朱常淓,心中愈发疑惑,他罢官归乡之后,便一直在杭州附近讲学,潞王初到杭州避难时,他是拜见过的。那时候的潞王和现在完全不同,这让他心中疑云渐深。
“无需多言,速速开城!”朱常淓面色坚毅道。如今义师四起,必须统一整合,否则就会分散力量,各自为战,然后被清军逐个击破。这样的事情是朱常淓绝不能使其发生,所以朝廷对待义师的态度就变得尤为重要。
许多义师若是见朝廷歧视或者冷落,便不会再前来合军,而是会选择自行作战。
决心出城相迎,这是朱常淓想要传递给世人的一个信号,那就是朝廷不会亏待勤王义师。
张国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