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我们总是像个孩子(5/6)
王宵猎清晰地知道,以自己现在的地位,只要坚持既定的路线,踏踏实实做下去,不会遇到特别难过去的坎了。十二万大军练成,虽然不能说纵横天下,足以保一方平安了。十万金军,足以攻破开封府了。守自己这十几个州,应该足够。
对理论和实践有清楚的认识有什么用?当年苏区,基本没有人相信教员,校长差一点就把红军灭了。当到了陕北,教员巩固了地位,十几年的时间就席卷天下,把校长赶到小岛上去了。
这种差距,王宵猎想不出更好的比喻,觉得就是孩子和大人的区别。
当教员远去,就有人出来,觉得自己比教员聪明。他们会告诉你,做事要有权术,要懂得用利益拉拢人心,要有自己的班底,诸般种种。他们还会给你分析帝王权术,说教员看了十七遍《资治通鉴》。
实际上,当理想的光茫照耀天际,这些不过是过眼云烟。大人的世界,小孩子的想法。
曾经有人问王宵猎,政治书上总是讲和谐社会、等等,现实社会中,却是拉帮结派、吃拿卡要呢?王宵猎告诉他,有这种疑惑,是书还没有读懂。
还能够怎么说呢?理想终究只是理想,能够实现的是目标,不能称之为理想了。理想的可贵就在于其永远不可能实现,却有那么一些人,矢志不渝,永远为这样的理想坚持。
为什么说的与实际不一样?向好的方面说,是理想的光芒依然在照耀着大地,指导人们前行。不好的方面说,是实际的庸俗正在污染理想,不再那么纯粹。这个道理,说不通,只能想通。
当涉及到理想,当上升到文明,我们人类总是像个孩子,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然而实际上,面对现实,我们知道的不多。当文明成为一个大人,像一个大人那样想问题,做事情,就知道,我们必须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一边想,一边做,做过了才有理论。
总是有人在王宵猎的身边,说这件事情哪里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哪里又是怎么做的。我们这样做太累,还有可能错。为什么别人想出办法做好了,我们不去学呢?王宵猎想说,别闹,学不是抄,你还是先想明白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