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魅影VCD(2/4)
0元一盘。
姜万觉得这里面的利润空间极大,而且vcd机确实需要大量光盘才有价值。
可部下泼了冷水“盗版怎么办?”
“我们的机器,申请专利不太行,但先入为主,接下来和有关部门一起牵头制定行业标准是行的!”姜万似乎想好了,“就算只为了利用其他家的机器还没上市销售的空窗期,也要先让市面上的光盘充足起来,让消费者看到vcd的优势,把销量做上去。我们的定价现在利润空间是最大的,等别家上市了,预备好的价格战就可以开始打!”
万燕的产能规模还没起来,现在的定价成本里,其实摊入了大量的研发成本。
真正要只按配件价格和生产成本来算,现在一台机器的成本还没超过2000。
而随着配件的生产规模上去,成本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万燕现在需要的是生产规模,支撑生产规模的,就是销量了。
大打广告,除了把vcd等于万燕这个形象刻入消费者的脑子,还是为了让经销商来下单订货。
专门成立一个子公司去做光盘的决定,其他人还是反对声居多。
但姜万还是安排了任务,去买版权制作光盘。
结果刚问一圈,又发现已经有人在做这件事了。
“……你说,现在市面上那些音乐vcd,就是一家叫银河音像的公司跟那些唱片公司合作推出的?”姜万追问道,“那你联系过他们没有?他们为什么不加大生产?”
“说机器太少,销量还不行。”
“那他们为什么是先把vcd光盘版权买下来的方式?”
这话属下没法答。
投入这么大却引而不发,让姜万感觉有点如芒在背。
电影电视剧的vcd光盘版权,万燕同样问了一问,随后就打了退堂鼓。
贵了。
知名的电影电视剧,成本太高;不知名的,很难起到效果。
万燕是先行者,大量资金都是先行投入的。现在回收的款项又要用于扩大生产,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去把提供光盘这件事大做特做。
光盘数量不够,机器销量受影响;销量没起来,就没太多余钱用于为购机者补充光盘。
事情变成了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状态。
姜万咬了咬牙,决定去贷款。
作为皖省新出现的明星企业,相信支持是会给到的。
就在万燕这个开拓者大打广告、培育市场、准备应付竞争的同时,三友电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