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忙里偷闲(2/6)
要撤掉。到时候昕昕大了能爬上爬下,围栏也拦不住反而更不安全。
我们这床当初特地造的矮了些,不过下面不是土地面而是硬邦邦的水泥,肯定摔不得,要不在床周边铺一层厚厚的被子?不是说这次秋收,我们得到了不少二茬棉花,正好要打棉絮,到时候制作一块大大的u型棉垫子,铺在床下面,真摔下去也不妨事。”
“并且那时候她大了也该长记性,摔过一次后面自己也会小心些,这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成长的路上是不摔跤的,他们做父母的能力再强大,也不可能能帮孩子扫清成长路上所有的障碍。
赵军已然有女儿奴的迹象,对待昕昕的事,无论大小都恨不得包办得妥妥当当,给她扫清一切障碍和风风雨雨,姚晴天不反对他的做法,却不会跟着“同流合污”。
她不想养个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花骨朵,她的小昕昕最起码该是颗小树苗,迟早长成大树,经得起风吹雨打。
满月酒过后,赵军又忙起来了,养殖场的系统话厂房要建造,三轮车也买上了,赵军还要开始自己送货。
前面捕鱼的一个月已经结识了好些新客户,二道贩子那里一直控制着乌骨鸡和狮头鹅的数量,大多时候只给他们寻常的大鹅和普通的品种鸡,这会有了专门的大客户,便由赵军亲自送货。
这批新客户大多是县城的,赵军正好需要去县城查看门面房和筹备开新店的事,如此倒也不耽误。
有大宗货物出手时他便开三路车,数量少时直接骑着摩托车跑,虽然烧油费去不少钱,挣回来的也更多。
这一年养殖场除了三位老人二十四小时看守,还有赵磊和姚成军两对夫妻跟着忙活,养的鹅和鸡的数量翻了几番。
姚成军和高兰妹如今去镇上接手三只鹅卤味店了,赵军也不得空时时看管着养殖场,在薛青松介绍下,养殖场花高薪聘请了两位技术员,人家都是上过学的,虽然只是专科生,却是实践和理论都具备的实用型人才。
厂房在两位养殖专业人士和泥瓦匠等人的忙碌下正逐步成型,接下来很快会有大批量的鸡和鹅成长起来,而赵军需要做的就是找更多的客源和销路。
并且赵军结合市场上看到的一些情景,准备把养殖场的一些产品进行包装提升档次,争取走入更多层次的场合。
比如卤味,姚晴天的手艺再好,制作的卤菜再如何美味也只能卖与店铺附近住着的一些人家,销量早已经达到饱和,所以他们要去县城开店,甚至想着往外销,比如说像市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