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召回(二更合一)(3/6)
早朝,崇安帝连颁两道圣旨,却不是大臣们以为的立太子一事。
而是以考校几个皇子为由一次性将他们全部封了王,并让几人各自领了差事。
其中大皇子为景王到工部,二皇子为贤王到吏部,三皇子为瑞王依然到礼部,四皇子为顺王到户部不变。
这里面可就有意思了,大皇子娶了沈茹芸,是因为沈茹芸的外租是吏部尚书,可崇安帝却是让二皇子去了吏部。
这沈茹芸亲爹在礼部吧,三皇子进去了。
再有工部尚书是宣平伯的儿子,也就是三皇子的舅舅,崇安帝偏偏把这大皇子安排了进去。
如此安排是彻底的将这池水搅浑了啊。
这是办差还是互相监督拆台还真不好说。
这一招不可谓不绝,差事办得如何,不得各部的尚书表奏?
他们能给自家人的对手说好话吗?那指定不能啊。
但这还不是最让大臣们大跌眼镜的。
另外一道圣旨才真正的在朝堂上惊起了破涛骇浪。
什么?那个被人传的神乎其神,一人之力解了浔阳之困的慎之公子就是宋世子?
什么?宋世子会去浔阳城是因为崇安帝给了他一道密旨让他去戴罪立功的?
而起因是因为先帝给崇安帝托梦,说起老国公爷曾经陪着一起征战时的不易。
为了让先帝安心,所以崇安帝才会给这次机会?
现在宋世子保住了浔阳,立了功,要召回来了?
先帝是大夏的开国皇帝,不管这托梦一事是真是假,朝臣们都不敢腹诽。
可是宋世子不是双腿尽废了吗?就算好了,就算慎之公子就是宋世子。
当初浔阳城被困之时陛下你可不像是要保住浔阳城的样子啊。
现在来说是你派人家去的,怎么看都像是抢功劳,让浔阳城的百姓把对宋世子的感激转到自己身上。
朝臣们只以为崇安帝是想抢功劳,得民心,却不知这只是他其中一个目的。
而隐隐猜到崇安帝另一层目的的大皇子,如今应该称做景王的上官浦却暗暗握紧了拳头。
他袖中那封准备散朝后递给崇安帝的密信此时就像一个笑话。
昨夜与幕僚商议后,决定将慎之公子就是宋璟辰一事上报给崇安帝,以崇安帝对宋家的忌惮定会除之后快。
到时候他再推波助澜,宋璟辰非死不可,名单一事也再无人知晓。
谁曾想,谁曾想……
要说崇安帝这样说就不怕宋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