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余勇可贾7(2/4)
眼下李自成部已经几乎被洪承畴剿灭,他这边如果再将张献忠擒杀,天下便安定了,到时候,他的人马烧杀抢掠的“壮举”必然被朝中的言官们弹劾,那个时候,皇帝也不一定护着自己,因为天下安定,无贼可剿,自然也就用不着他了。
张献忠见左良玉沉吟不答,心头高兴,他知道,左良玉已经被他的言语打动,此时也用不着听他回话,因此向左良玉一抱拳“将军好好想想吧,张某先走了。”
说着,他带着人马步步后撤,转过密林,消失于山谷中。
左良玉兀自思索,原地未动,惠登相跑过来,急迫地道“将军,张献忠逃了,为何不追”左良玉哼了一声“此人一向狡诈,他带着几百人前来诱阵,必然有埋伏,我们不可上当,吩咐全军,退出山去,在平地扎营,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一人出战。”
惠登相不敢不从,只得率领人马,缓缓后退。
再说张献忠,带着人跑出一段路,发现没有官军前来追赶,不由得在马上哈哈大笑,对李定国道“军师果然好计策,只一席话,左良玉再也不会拼命地剿杀我们了。”
他带着人马,赶上大队,快速向东而去。
果然不出唐赛儿所料,左良玉从此便消极怠慢了下来,他将人马囤在竹山,自己高卧不出,杨嗣昌多次下令催促,他就是不听,推说身体有病,或是军饷欠缺,士兵忿恨,影响士气,总之就是不出战。
这下子将杨嗣昌气得半死,却毫无办法,左良玉加封了太子少保,正是皇帝眼前的红人,况且他人马众多,实力雄厚,也不敢动他,一旦怪罪左良玉,再把他逼反了,可不是闹着玩的。因此杨嗣昌只得忍气吞声,自己带着人马去追赶张献忠。
张献忠除了怕左良玉,别人根本就不放在眼里,他只有五千余人,多是骑兵,因此行动如风,便牵着杨嗣昌的鼻子转起了圈子,把官军拖得疲于奔命。而农民军的士气,却渐渐高涨了起来。
范雎将这些事都看在眼里,心中暗自高兴,他知道,杨嗣昌调动不了左良玉,那么就剿灭不了张献忠,而张献忠也不是省油的灯,一旦有机会,必然会狠狠地捅明军一刀,那个时候,杨嗣昌的末日,就要到了。
因此范雎十分重视与左良玉的关系,多次写信给他,称颂左良玉的功劳,大有将其捧为大明第一名将之意。左良玉一向尊敬文人,何况是范雎这样的,因此也着意接纳,二人的关系一时十分密切。
张献忠得到了喘息之机,他的人马,也慢慢多了起来,被打散的人逐渐又回到了他身边,张献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