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委屈(2/3)
所出,还传闻身子骨不好,见不得太阳,但从镇南侯的态度来看,他是极满意大少爷这个长孙的,大少爷必定有过人之处,加上他答应江老太爷在前,出岔子在后,以他言出必行的性子来看,对三姑娘必定存了三分歉疚,这对咱们伯府来说是好事,更重要的是这亲事是江老太爷求来的,比大姑奶奶嫁给定国公府大少爷有过之无不及,将来好或不好,伯爷都不好再怨老夫人您半分……。”
孙妈妈说最后一句话时,老夫人眼睛亮了一瞬。
这或许是这桩亲事最大的好处了。
老夫人心情恢复了些许,不过还是有些叹息,“终究是我考虑不周。”
孙妈妈也在心底一叹。
外面,秋荷拿了锦盒进去,福身道,“老夫人,三姑娘让丫鬟把首饰送了回来。”
孙妈妈听得一愣,“送回来了”
秋荷点点头。
老夫人的脸色就有些难看了。
她还从没有哪一次赏了头饰被送回来的,这不是打她的脸吗
孙妈妈赶紧问道,“你没说这是老夫人赏赐给她的”
秋荷望着孙妈妈,道,“我说了啊,这是老夫人特地让奴婢挑了给三姑娘戴的。”
孙妈妈抚额一笑,“肯定是三姑娘会错了意,当这是借她戴的了。”
只是哪有长辈借晚辈头饰的,这不是笑话么
三姑娘怕是借机抱怨呢。
也是,那衣裳确实配不上头饰。
老夫人摆摆手,道,“罢了,平素我赏赐她就少,这样贵重的头饰还是头一次,也难怪她不敢轻易收了。”
不过东西既然赏了出去,就断然没有再收回的道理了。
佛香院,正堂。
清韵还在抄佛经,喜鹊在绣荷包,流莺在打络子,手法娴熟,行云流水。
听到有脚步声传来,流莺赶紧放下手里的线,走了出去。
外面,秋荷领了一妈妈过来。
流莺微微诧异,那妈妈看着有些眼熟,只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看见流莺,秋荷笑道,“三姑娘在屋内吧,老夫人让我带人给她量了身量,做几身衣裳。”
流莺恍然一笑,难怪眼熟了,原来是绣坊管事刘妈妈。
清韵放下笔墨,站了起来。
秋荷手里拿着锦盒,却不是之前那个了,要大的多。
她把锦盒摆桌子上,笑道,“老夫人觉得姑娘的穿戴都过于朴素了,特地吩咐绣坊给姑娘做几身鲜亮的衣裳,还给配了头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