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没有证据的推论(2/3)
创,逃避现实,憎恨上天待他不公的罗桐,作案动机更加充分一些。另外,顾淞始终认为凶手在制服受害者的手法上存在疑点。
然而摆在眼前的现实却很严峻。首先,五年前的犯罪证据他已经很难去找寻。其次,专案组肯定想尽快了结这一系列的案子。在结果如此清晰明了的情况下,没有人会相信他的推测(或者说主观上不愿意相信),继续将时间和人力耗费在这一系列的案子上。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当年那起案件的头号嫌疑人蒋然已经被汤永胜杀害。不管最初的真相如何,现在都死无对证了。
如果蒋然不是凶手,那么罗桐所做的事情就有了另外一个动机:杀人灭口。只可惜这还是一个推测,没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
前几天跟乔升去d市精神病康复医院做调查的时候,顾淞从工作人员那里打听到了一个情况,说是7月10号那天中午,他们接到过一个男人的电话。对方自称是蒋然的朋友,想问问蒋然是否已经出院,知不知道蒋然的去向。
事后,顾淞让祁若南查明了那个固定电话号码,结果发现那是罗桐诊所的电话,打电话的人十有是罗桐,如此一来事情就变得有意思了。
罗桐跟蒋然的关系非常复杂。在金水县的杀人案发生之前,罗桐已经有四年多的时间没有跟蒋然联系,可他偏偏在7月10号中午,也就是警方找他去县局谈话,他得知了“7·7杀人案”的内幕之后,马上就向d市精神病康复医院询问蒋然的情况,这里面怕是藏了一些见不得人的秘密。
顾淞的心里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尽管他知道自己的想法不一定能得到别人的赞同,但在结束对汤永胜的审讯以后,他还是向乔升说出了下面的推论。
2011年6月18日凌晨12点左右,罗桐在r市北郊某棚户区附近的公共厕所用绳子勒死了受害者小雯,出于某种变态心理(应该与他的妻子在车祸中惨死有关),他徒手将受害者的肠子从体内拽出,缠绕在了受害者的脖子上,以此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愤怒。
作案以后,罗桐的内心备受煎熬。刚好在那段时间,他正在接受蒋然的心理辅导。他远离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