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如何在官场生存(1/4)
在占城稻以前,南方地区的水稻,不管是在光热稍低江淮地区,还是在光热水充足的岭南地区,都只能年收,水稻产量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非常大,旦春种之后久旱无雨,或者发生洪涝灾害,那么年的收成便就打了水漂。
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成为古代封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旦天灾发生,农民颗粒无收,填不饱肚子的灾民,就会不顾切的冲破束缚,逃往没有发生灾难的地方。大量的难民涌入,将给地方治安带来极大的威胁。
占城稻的生长周期极短,自种至收仅十余日。
岭南地区由于光热条件较好,早种的话,通过施肥等手段,能够加快占城稻的生长。
而后在长江流域的推广,使得光热条件不如岭南的长江流域,但水分充足。
虽然在年季中的分布并不是平均的,有时久旱无雨,又有时大雨成灾,这为水稻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不利条件。
雨水丰沛时,只要不发生洪涝,尚且可以通过农田水利设施将多余的水引走储存,但是旦发生旱灾,河湖乏水,这时水稻必然受到极大的打击。
而占城稻的优势,耐旱便体现出了出来,能够抵挡住段时间的旱情,在下雨过后仍然能够有些许收成,占城稻能够给农民更多的安全感。
在古代,耕地问题同样突出。在没有占城稻以前,山地或者些靠近河滩的地区,便会由于不适应水稻的生产,而只能被用来生产些蔬菜之类的作物。
适应强的占城稻能够在这些原来不能够用来种植水稻的地方生长,长出稻谷,这也就是扩大了能够生产水稻的耕地。
朝廷大力推广种植的水稻作物,百姓们很快就见到了效益。
说
老百姓吃饭的问题迎刃而解。
农业粮食的增加也为大唐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即使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商人众多,唐代社会依然能够保持粮食不愁,这就让更多人有了闲心去经商。
环扣环,整个大唐经济情况的开始慢慢好了起来。
真正到了掌握大权,李州却感觉这官并不好做,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以前只用关心手底下的人,关心职位上的本分事情,现在要考虑整个天下的大事,全天下的吃喝拉撒要他负责,百姓的生活,在这段日子里,李州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当皇帝真是不容易啊!”想到自己都这般劳心劳力,想想当皇帝更是泪人,李州很是感慨。
处理完公务,伸了个懒腰,李州看向旁边的孙守义,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