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集 大眼无敌(3/12)
资从不多占。平定悬瓠以后,升任殿中尚书、抚军将军。
永平元年,宣武帝立高妃熙容为皇后,彭城武宣王元勰再三劝谏不可,宣武帝不听。
皇后兄高肇由此怨恨元勰,数次在宣武帝面前进谗言诋毁元勰,宣武帝亦不听信。
元勰荐己舅潘僧固为长乐太守,京兆王元愉反叛,胁迫潘僧固,高肇因此诬告元勰北与元愉勾结,南招蛮贼。元勰手下郎中令魏偃、防阁高祖珍就与高肇勾结,一起陷害元勰。
高肇命侍中元晖上报宣武帝,元晖不从,又命左卫元珍报告。
宣武帝就此事询问元晖,元晖说元勰不会如此;又问高肇,高肇叫魏偃、高祖珍作证,由此三人成虎,宣武帝终于信之。
戊戌日,宣武帝召元勰及高阳王元雍、广阳王元嘉、清河王元怿、广平王元怀、高肇一起入宴。元勰借口爱妃李氏正在生产,因此推辞不赴。
中使相继而来宣召,元勰只好与李氏诀别,然后登车而去。进入东掖门,过小桥,拉车牛不肯向前,于是只好去牛,由人把车拉进。
宴会至夜皆醉,元珍带武士送毒酒至,逼元勰饮之而死。天亮之后,以褥裹尸还府,声称大王因酒醉而死。
李妃放声大哭道:高肇冤枉杀人,伤天害理,老天有灵,岂得好死!
宣武帝在东堂为元勰举哀,赠官葬礼,莫不优厚加倍。朝廷大小官员无不丧气叹息,行路男女尽皆流涕,更憎高肇。
高肇害死元勰,见皇帝不究,由是大结朋党,依附者旬月之间便超升官阶,背逆者不久便陷于大罪。因此专权,与予官职,皆任己兴而为。
延昌三年,宣武帝诏令大举征蜀,以高肇为大将军、都督诸军,都督甄琛等为副。
延昌四年,宣武帝去世,孝明帝元诩继位,诏命撤回征伐军队。高肇听说宣武帝驾崩,哀痛惊愕不已,忧惧身遭祸变,朝夕悲泣,以至羸弱憔悴。
大军将到京城,夜宿瀍涧驿亭。高肇直到城阙之下,衰服号哭,登太极殿,奉丧尽哀。
高阳王元雍先居西柏堂,专决众事,与领军于忠秘议欲杀高肇,悄备壮士直寝邢豹、伊瓮生等十几人埋伏舍人省下。
高肇在太极殿哭祭梓宫已毕,走入西廊,见清河王元怿、任城王元澄及诸王等立于廊下,对自己指指点点,窃言视之,心中便知大大不妙。高肇入省,终被壮士拖出。
明帝下诏暴其罪恶,赐高肇自尽,其余亲信党羽皆不追问。
镜头转换,按下北魏,复说南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