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集 二赵相攻(2/12)
诸将劝谏俞纵:韩晃兵势正锐,兰石弹丸之城,未可坚守,不如退回宣城。
俞纵以佩刀斫案,叫道:某向受桓侯大恩,今正当还报之时也;某不负桓侯,犹如桓侯不负朝廷。若再有声言退兵者,定斩不饶。
诸将无言,各自打点退路。
次日破晓,朝霞满天。城外鼓号大起,韩晃复引兵前来搦战,兵临城下,将至壕边。
俞纵下令大开城门,引兵奋勇而出。两马相交,复与韩晃大战五十余合,终究力怯不胜,被韩晃一刀斩于马下,为国捐躯。
韩晃夺了兰石,马不停蹄,又复来攻宣城。
桓彝见贼势太盛,急调城内军民坚守,并不出战。
韩晃尽力攻打宣城不下,竟相持终岁,不能前进一步。桓彝坚守卒岁,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军民食尽,开始慌乱。韩晃探知城内备细,大驱人马攻城,城上军士无食少力,终至城陷,桓彝坚执不走,遂为韩晃所执,拒不投降,终至被杀。
城破之前,桓彝妻刘氏携带二子桓温、桓冲,一家五口逃走至外公娘家,得免其难。
镜头转换,按下桓彝一路,复说三吴东路。
韩晃攻打宣城之时,苏峻另派**、管商、弘徽等人进攻东路,以取三吴。
数战之后,**击败庾冰与顾扬,纵兵大掠吴郡。顾众与虞潭亦被管商击败,分守吴兴及柴辟。虞潭再败于吴兴,无奈将郡治东迁,馀杭及武康都被苏峻叛军抢掠一空。
虞潭再派督护沈伊往吴县迎敌,再次败于管商。
由此苏峻叛军兵势大胜,勤王各路官军无不为之气沮。
东路军败讯传来,西路军盟主陶侃认为苏峻兵强难以争锋,于是准备持久以战,遂命郗鉴、郭默还驻京口,筑建大业、曲阿、庱亭三垒,以分散苏峻军力。
桓宣部将毛宝在东关与祖约作战,攻破合肥戍营,西线复现僵持局面。
勤王盟军久战不利,与叛军相持至第三个年头,陷于困境。
便在此时,转机出现。当时祖约军在江淮一带与朝廷盟军相持,因久战无功,部下诸将遂生异志,暗中勾结后赵,欲引赵兵南下,以图富贵。
后赵皇帝石勒得到密信,遂派石聪、石堪引军二万济淮,进攻寿春。
祖约毫无防备,被后赵军与部将里应外合击败,只得领其家属逃奔历阳。
赵军大获全胜之后,不思继续进取,虏胁寿春二万余户北归。
祖约兵败消息传至建康,王导、温峤、庾亮等人喜不自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