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集 底定荆扬(6/11)
陈昶亦是陈敏之弟,不喜门阀大族,因向兄长密谓:顾荣等人怀有二心,宜尽诛之。
陈敏:弟不闻得人心者得天下!若杀名士,则人心散矣。
于是不听。陈昶懊恼,便自率精兵数万据守乌江,不再听从兄长调遣。
陈敏起兵反叛,自有朝廷细作报至洛阳。惠帝闻奏,命张光为顺阳太守,率兵三万来伐。
闪回结束。朝廷大军未至,荆州兵马先发。
陶侃奉荆州刺史刘弘之命,引领大兵五万,西出荆州平叛。
刺史府中,征伐大军方出,便有左右近侍向刘弘进言:陶侃与陈敏同乡,且又同岁,交情非浅。今明公以其为将,委以重任,倘陶侃与陈敏合谋,则江淮俱失,荆州无复有东门矣。
刘弘怒道:岂有此理。陶侃忠能,某得之已久,必无是事,尔等禁言!
有人闻得此语,派家仆飞马出城,往军中报知陶侃。
陶侃虽然感佩刺史信赖,亦觉凛然自危,于是便遣其子陶洪返回,自求至府衙为质。
刘弘问明陶洪来意,当意任命其为参军,赐以亲笔书信,发还其父军中。其书曰:
匹夫之交,尚不负心,况大丈夫乎卿不负孤,孤亦不负卿也,惟卿尽力为战,休听他人闲言。
陶洪还归其父,将刘公之书奉父。陶侃览书大悦,而且感激至甚,从此再无异心。
镜头转换,两军对垒,一触即发。
陈敏闻说陶侃率兵而来,遣弟陈恢将兵二万,移师往攻武昌。
细作探明军情,报知主将陶侃。
陶侃因部下皆为步骑,并无战船,为此而忧。适逢刘璠派运粮船至营,陶侃大喜,即征粮船以为战舟,去救武昌。
部将见此皆都进言:末将等以为,将军如此先斩后奏,似乎不可。
陶侃说道:公等毋阻。某以官船以击官贼,有何不可!
于是率领步骑尽数上船,至武昌与陈恢交战于汉江之上。
临阵之际,陶侃身先士卒,亲冒矢石挥战,于是大败陈恢水军,江中浮尸万余。
陈恢虽勇,最终不敌,在部将保护下拼死突出重围,乘船逃走。
陶侃得胜,正要乘势追杀,忽闻岸上金鼓大作,继而尘土弥天,一支军马如风而至。陶侃大惊,急止追击,一面下令排开战阵迎敌,一面派出细作,探明来者是何处人马。
未过处长时,探马来报:禀将军,万千之喜,天子发兵来伐陈敏。
陶侃:领兵之将为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