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集 二陆之死(6/12)
已罢,成都王闻报张方复进洛阳,遂亦复领兵进逼京师。于是洛阳近郊公私穷蹙,一石米可值万钱。天子诏命所行,不过洛阳一城之内。
长沙王大困,召集群臣计议,苦无对策。
正在犹疑之际,忽从班中走出主簿祖逖,昂然进言:某有一计,可退张方之兵。
长沙王急问:卿有何计可速速讲来。
字幕:祖逖,字士稚,范阳郡遒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人。
祖逖见问,于是答道:雍州刺史刘沈,忠义果毅,拥有重兵,足敌河间王之兵。殿下可奏请天子,命刘沈举兵,以袭长安。河间王窘急,则必召张方回军相救,我则乘其兵退而击之,必获全胜——此乃孙膑当年围魏救赵之计也。
长沙王大喜,当即请奏惠帝,使人持诏趋奔幽州,令刘沈发兵去攻河间王。
刘沈奉诏,乃合七郡之兵二万余众,往攻河间王司马颙镇所长安。
河间王大惊,果发急诏,使张方速速回军。
早有细作见到张方军动,急报长沙王司马乂。长沙王遂亲自引军出城,趁张方移营之际奋力冲杀,大破司马颖、司马颙二王联军,死伤六、七万人。
张方既败,又要回救长安,暗自打算撤营全退。
洛阳朝中,东海王司马越时任司空,因恨长沙王把揽军权,只待趁成都、河间二王攻破京城时,欲为内应。此时风闻张方将欲退军,知道事已紧急,于是暗聚部将,密谋兵变。
司马越:列公听着!今成都、河间二王兵伐洛阳,皆因恨长沙王为政不公之故。因战之日久,城中粮尽,又外无救兵,恐我等皆遭池鱼之殃,为二王所擒。卿等今夜何不同心擒杀长沙王则二王之兵必解,可保国家复安。
诸将闻此,皆愿听从。于是歃血为盟,计议已定。
当夜定更时分,司马越召集将士五百人,以传达天子诏令为名,驰入军营之中,收执司马乂而归,囚于偏殿。主帅被人擒执,营中众军尚且不觉。
次日早朝,东海王即引诸将出班,联名奏道:成都、河间二王谋反,皆为长沙王为政不公之故。臣请废长沙王为庶人,二王则必退兵,社稷复安。
惠帝犹豫道:长沙王忠于寡人,并无过错,岂可妄废
诸将齐声奏道:长沙王便无过错,亦成都、河间二王所恨之人。陛下宁可废一人而安社稷,不可因一人以害苍生!
惠帝听了,只是不语。
东海王见惠帝犹然不肯,于是喝令武士:将长沙王押上殿来。
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