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集 董承谋曹(4/10)
曹操甩蹬下马扶起,亲执张绣双手,面呈愧色说道:前番你我失和相争,非关将军之罪,乃是曹某酒后失德,得罪将军。且请勿记于心,此事今后再休提起。
张绣:不敢,只求明公勿记前仇。
曹操大喜,率众将迎接张绣进城,随即上殿面见天子。献帝已知就里,大为宽慰,即封张绣为扬武将军,贾诩为执金吾使,皆令在京都陪驾,若遇战事,听从曹司空宣调。
将宛城兵将安顿已罢,曹操即命张绣作书招安刘表。
张绣不敢违拗,请贾诩写了书信,交付曹操审阅。
曹操见辞语并无差谬,赞道:文和先生果真好文才!
即命遣使持书,前去襄阳。使者到了襄阳,见到刘表,呈上张绣书信。
刘表见张绣投了曹操,心中不喜,欲抗命不从,又忌惮曹操威势,心中犹疑不定。
恰在此时,门外报说:河北袁绍,遣使前来求见。
刘表遂请朝廷使者到官驿听候回音,传令接见袁绍使节。来使登殿参拜,呈上袁绍书信,却是拉拢刘表为盟,一起夹攻许都之意。
刘表正恨张绣降了曹操,使荆州失去北部屏障,遂向袁使许诺结盟,发其回报。却不正式派遣军队助战,亦不肯协援曹操,只望自保于江汉之间,以观天下之变。
从事中郎将韩嵩见此,出班谏道:将军自为荆州牧,威怀兼洽,万里肃清,群民悦服。今曹操与袁绍两雄相持,则天下所重,在于将军。将军应乘天下方乱起事,不然或择能者相从。今见曹公贤而不助,请袁公和而不援,如此两家必皆归怨于将军也。
刘表:依贤卿之言,便应如何
韩嵩:袁曹不论何方得胜,其后必将用武于荆州。依愚下观之,曹公必灭袁绍;后必带兵南向江汉,将军亦不能抵御其锋。不如举荆襄九郡依附曹公,此乃万全之策。
刘表闻此,依然不决。蒯越见机,出班奏道:韩将军之言甚是,望明公从其良言。俗谓当断不断,必生祸乱,曹袁相争,无论胜负如何,胜者必然乘势南下,则荆州危矣。
刘表:诸位只是依势而论,却不知我这荆州牧,却是董太师委派,李傕、郭汜二公加封。那曹操和袁绍当初俱是董太师死敌,如何信得我过此时只因用得着我,这才各派使者前来招降,皆怀叵测之心。某自有计,尔等不必争执。
当即搜集贡献之礼,派韩嵩随朝廷使节前赴许都,以观朝中虚实,然后还报。
韩嵩领命,便至许都参拜献帝,呈上贡物;先尽臣子之礼,后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