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集 邓氏遗祸(11/13)
县长,由是夜访恩师,送黄金十斤,以为程仪。
杨震: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王密:今值深夜,无人知也。
杨震: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说无人知道
王密无语,惭愧离去。
其后杨震转任涿郡太守,子孙蔬食徒步,生活俭朴。故友长辈皆劝宜为子孙布置产业,杨震答道: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后入朝担任太常,又接替刘恺升任司徒。
闪回结束。至邓太后去世,杨震见安帝后妃骄横,尤其奶娘王圣无法无天;更有其女伯荣随意出入宫中,贪赃枉法,由是带领同道臣僚联名上疏:
臣闻政以得贤为本,理以去秽为务。是以唐虞俟乂在官,四凶流放,天下咸服,以致雍熙。方今九德未事,嬖幸充庭。阿母王圣出自贱微,得遭千载,奉养圣躬,虽有推燥居湿之勤,前后赏惠,过报劳苦,而无厌之心,不知纪极,外交属托,扰乱天下,损辱清朝,尘点日月。《书》诫牝鸡牡鸣,《诗》刺哲妇丧国。昔郑严公从母氏之欲,恣骄弟之情,几至危国,然后加讨,《春秋》贬之,以为失教。夫女子小人,近之喜,远之怨,实为难养。《易》曰:“无攸遂,在中馈。”言妇人不得与于政事也。宜速出阿母,令居外舍,断绝伯荣,莫使往来,令恩德两隆,上下俱美。惟陛下绝婉娈之私,割不忍之心,留神万机,诫慎拜爵,减省献御,损节征发。令野无《鹤鸣》之叹,朝无《小明》之悔,《大东》不兴于今,劳止不怨于下。拟踪往古,比德哲王,岂不休哉!
奏疏既上,安帝不以为然,竟将奏折转给王圣等人观看。王圣与其女伯荣观之,都对杨震怀恨在心。伯荣时与已故朝阳侯刘护从兄刘瑰勾搭成奸,刘瑰为趋炎附势,遂娶伯荣为妻。安帝因此命刘瑰承袭刘护爵位,官至侍中。
杨震坚决反对,再次向安帝上书。其书略云:
臣闻高祖与群臣约,非功臣不得封,故经制父死子继,兄亡弟及,以防篡也。伏见诏书封故朝阳侯刘护再从兄瑰袭护爵为侯。护同产弟威,今犹见在。臣闻天子专封封有功,诸侯专爵爵有德。今瑰无佗功行,但以配阿母女,一时之间,既位侍中,又至封侯,不稽旧制,不合经义,行人喧哗,百姓不安。陛下宜览镜既往,顺帝之则。
安帝览奏,视而不见,亦不回复,更未采纳谏言。
延光二年,杨震接替刘恺,升任太尉。
时有安帝舅父大鸿胪耿宝,因与中常侍李闰交厚,遂推荐其兄给太尉府,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