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集 五伦治蜀(11/12)
山、秦中山、昌利山、涌泉山、真都山、北平山、青城山中,精思炼志。
画外音:此后直至永和六年,张道陵著作道书二十四篇,自称太清玄元,收徒设教。奉其道者,须纳五斗米为贽,时称五斗米道。相传至汉顺帝汉安元年正月十五日,太上老君降临蜀地,传授张道陵正一盟威之道,嘱其扫除妖魔,救护生民。张道陵就此创立正一道教,尊老子为教祖。汉永寿二年,张道陵升仙而去,时年一百二十三岁。
镜头转换,永平十六年,洛阳汉宫王城。
汉明帝因见国富民强,府库充盈,便一改父亲光武帝对西域羁糜之策,诏命征发四万五千精骑出塞,进攻北匈奴。
诏令兵分四路:派祭肜率一万一千骑出高阙塞,窦固、耿忠率一万二千骑出酒泉塞,耿秉、秦彭率一万骑出张掖居延塞,来苗、文穆率一万一千骑出平城塞,分进合击。
诸将奉旨,祭旗誓师,分路出征。按下其余三路,专说窦固一路,与副将耿忠引一万二千骑前往天山,命弟班超为假司马,引领前部先锋军马,攻击匈奴呼衍王。
镜头闪回。班固,字孟坚,班彪之子,出身儒学世家。自幼接受父伯教育熏陶,九岁便能文诵赋。因受父亲朋友辈学者影响,学业大有长进。
班彪晚年潜心续写《史记后传》,受父亲影响,班固也开始留意汉朝史事。
班固于十六岁时,进入洛阳太学学习,用功苦学,贯通各种经书典籍,对百家学说都能深入钻研,同时注重见识,并不拘守一师之说,务求贯通经籍大义。
班彪死时,班固年仅二十三岁,因生计困难,只好从京城洛阳迁回扶风安陵老家居住。虽从京城官宦之家降为乡里平民,班固毫不气馁,立志继承父亲未尽之业,完成汉史。遂在父亲已经撰成《史记后传》基础上,正式开始撰写《汉书》,同时积极寻求出仕机会。
永平元年,汉明帝命东平王刘苍为骠骑将军,许其选用辅吏。班固认为出仕机会已至,遂上《奏记东平王苍》。此番虽未能出仕,但其举荐人才建议却大都被刘苍采纳。
永平五年,有人向朝廷上书,告发班固私修国史。明帝下诏扶风郡收捕班固,关进京兆监狱,书稿也被官府查抄。
班超担心班固被郡署考逼,骑快马赶赴京城,意欲诣阙上书,替兄申冤。
明帝闻说班超策马穿华阴、过潼关,赶到京城上疏,甚感惊奇,特旨召见。
班超乃将父兄两代,数十年修史辛劳,以及宣扬汉德意向奏诉,伏地大哭。
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