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集 四路合兵(3/11)
言之乎弟详观南阳宗室之中,独刘伯升兄弟泛爱容众,可与谋大事。
李通笑道:贤弟之言,正合吾意也!
李轶:天意使然,事有凑巧。兄知我回城之时,遇到何人
李通:未知也。贤弟不需哑迷,且说究系何人
李轶:小弟正驱车进城,适见一人正于宛城卖谷,丰彩俊逸,非同常人。弟上前借口问价,与其攀谈,谁知彼人正是南阳刘秀,字叔和,汉景帝阁下玄孙也。
李通:既是如此,何不请来家中相见
李轶:好叫兄长喜欢,弟已将其连同稻谷带回,见在门外。
李通:何不早说,令贵人在门外久候快快随我出府相迎!
李氏兄弟相随出府,见刘秀站立门首,不急不躁,气势俨然,神定气闲。于是以礼相待,迎入厅堂,各道姓字家世,互称久仰。
李通忙令家仆排摆酒宴,盛陈佳肴,以待贵客。
刘秀谦让不过,只得客随主便,恭敬不如从命。于是三人落座,先是客套一番,继而推杯换盏,相谈甚欢;继而投机入巷,面红耳热,情若兄弟。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笑态可拘,进入半酣。
李通见时机已到,遂支开家仆,命皆到院中廊下伺候。李轶再敬酒一杯,因具言途中所见,以及谶文之事,状态神秘。
刘秀早知其意,笑道:尊兄所言,莫非“刘秀当为天子”之谶乎
李轶一惊,继而哈哈大笑。
于是三人心照不宣,遂于席上订盟,密相约结,商定大计。
刘秀亦胸怀大志,只性格沉毅,不如其兄张扬而已。所谋既同,遂倾心相交。
李通:若依小可之计,我等可于立秋那天,材官都试骑士之日,劫持前队大夫甄阜,以及属正梁丘赐,以其二人号令大众,举兵造反。叔和兄以为如何
刘秀:此计大妙。我回南阳,便即说明我兄,一同起事便了。
计议已定,酒罢席散。三人遂分为两路,李轶与刘秀还归舂陵,举刘氏宗族子弟举兵相应;李通自于宛城率领家兵,预备劫持甄、梁二人,照计行事。
镜头转换,单说刘秀回到舂陵,将李通之计告于二兄。
次兄刘仲未曾表态,长兄刘縯立表赞同,遂召子弟豪杰,与众人计议。
刘縯:今王莽暴虐,百姓分崩;又枯旱连年,兵革并起,此天亡之时。我等何不趁此光复高祖之业,以定万世之基!
众宗族皆因王莽篡汉失爵,哪个不恨由是哄然称是,无不赞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