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集 统一六合(4/13)
兵令上第二十三、兵令下第二十四。
秦始皇大喜,赐其师徒二人重金,就此将书束之高阁,以备御览。尉缭子见心事已罢,乃辞帝而出,与王敖挂印封金而去,就此不知所踪。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挥师荆南蛮荒,开始南征百越。
镜头闪回,叙述百越。
远古至前秦之时,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统称为百越之地。此地原住民部落,被先秦中原人称为越人;越与粤通用,故亦称粤人。因其支系部落众多,故称百越,分别是为华夏族大禹、京族雄王、壮族布洛陀、黎族袍隆扣后裔。
东越又称东瓯或瓯越,居住浙江南部瓯江流域;闽越部落以今福建福州为中心;南越部落分布于今广东南、北、西部;西瓯部落分布于今广西一带;雒越部落分布于广西南部、越南北部一带。百越部落居住地区,为山川五岭所阻,远离中原。
战国时期,广西、广东地区开始出现西瓯、骆越两大方国,是岭南地区方国鼎盛时期。广东北部、西北部和西部,大致是苍梧古国统治地域,而广东东部、东北部则是闽越部落和吴越部落所建古邦国。多族系、多文化汇合,无权威朝廷政府,管理松散,方国林立。
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即派国尉屠睢为上将,赵佗为副,率五十万大军,出击百越。
因百越各部居处分散,秦军共分五路而进:东边一路由江西向东,攻取东瓯、闽越;中间两路攻取南越,其一经赣江越大庾岭入广东北部,其二经荆南循骑田岭直抵番禺;其余西边二路则入广西进攻西瓯,一路由萌渚岭入今贺县,一路经越城岭入今桂林。
五军分击目标,是为镡城、九嶷、番禺、南野、余干。
二将领旨,誓师祭旗,五军尽出。副将赵佗率领三万兵马先行出发,并用二十万刑徒,输送辎重粮草。旗甲鲜明,铁蹄铮铮,威势赫赫,当年就平定东瓯、闽越,设置闽中郡。
其余四路秦军,进攻岭南。由于山高路险、河道纵横,行军作战及军粮运输极为困难,加之两广百越各部顽强抵抗,相持三年,未能取胜。
秦始皇闻之,又大发六**卒及全国刑徒,在广西兴安县北开凿灵渠,以通粮道。军粮运输问题解决,秦军才得以顺利进军。
第三路军由主帅尉屠睢亲自率领,从宜章南下。屠睢生性暴躁,手段狠辣,对当地抵抗者大开杀戒,尽情屠戮,斩杀西瓯君译吁宋。
越人皆入丛簿之中,因恨屠睢,宁与禽兽杂处,亦莫肯为秦虏。
秦始皇三十三年,屠睢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