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集 寒国遗梦(5/12)
下元节。大禹既死,其子启立夏朝,中国有史记载之第一个世袭朝代,便即开始。
夏代诸氏,出自姒姓。共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部落,以夏后为首,因以部名为国号。
夏启为宣示开辟之功,遂弃姒姓,改称“夏”氏,自此便称“夏后启”。
启乃在禹州大会诸侯伯,于钧台举行盛宴,史称钧台之享。启能歌善舞,在天穆之野亲自表演歌舞,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中国古老乐舞文献《九辩》、《九歌》与《九招》,均称其原创作者乃为夏后启。
启为夏后,季子武观不服,率领部族时常作乱,害国伤民败法。夏后启大怒,派军队前往征伐,将武观放逐西河之地。
内部纠纷未平,东夷各族又起兵叛乱。夏后启为树立部落联盟权威,又发兵与东夷作战,经年累月战火不息。
有扈氏为夏后联盟中第二大部族,对夏启破坏禅让制度十分不满,拒绝出席钧台之会,并对其他部族发表反对言论。夏启发兵讨伐,并发誓文于诸伯侯,名曰《尚书甘誓》。
夏启: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誓师已毕,夏启乃召六卿,大战于甘。
有扈氏奋起反抗,两军摆开战场,就此对垒交锋。
激战三合,夏启不胜,铩羽而归。乃召集诸伯众臣,总结战败原因。
夏启:吾地不浅,民亦不寡,然屡战而不胜者,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于是宣布罢战,解散兵马,转而励精图治,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之后,有扈氏见夏启为政仁德,善待诸伯,反而主动遣使入于启都,贡献方物,表示臣服。
由此夏启终得天下诸侯方伯拥戴,就而平定九州,垂拱而治。
夏启所生五子,长曰太康,次曰元康,三曰伯康,四曰仲康,最少季子名曰武观。
自后启在位十六年时,因患重病,诸子以为父命不保,由此争立嗣位。
季子武观起兵于西河,发动叛乱。
夏启急派彭伯寿率师出征西河。迭经三战,终于平定武观叛乱,将其斩杀。
既诛逆子,夏启心情激荡,呕血盈盆,反而重病得愈,只是身体再不如以往健壮。
自此以后,夏启逐渐抛弃其父夏禹节俭传统,淫逸康乐,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