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水匪(2/3)
从白衣到卿相,何等艰难。
胡御史从尘埃里挣扎出来,不愿轻易毁掉同样出身的符危,也不愿轻易放弃心中信仰,把自己架到了进退不得的位置。
崔凝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只觉得有些笨,又有些震撼。
“在想什么?”魏潜问。
崔凝平复下心绪,缓缓道,“我觉得世界不应该如此,却又因为占了出身的便宜,觉得说出这话不免有些矫情。”
她转眸看向魏潜,轻声道,“五哥,我想我明白你困惑的原因了。”
魏潜在祠堂跪了一夜才想明白,自己这是生出了背叛阶层的念头。
通常,人的思想由所处的位置和环境决定,极少会有人真正地背叛自身利益去为他人付出。
冲破固有思维完全共情不同的利益阶层,说出去大约都会被视为异类。
魏潜忍不住揉了揉崔凝的脑袋,“别想了。目光若总是放在自己力所不能及之处,容易滋生出许多不必要的负面情绪。”
“好。”崔凝向来不太容易钻牛角尖。
她再次看向胡御史提供的资料,直接转了话题,“我们之前猜测符九丘没有死于东硖石谷,如今更多了一个佐证。不过一个水匪寨子怎么会有这些消息,难道他们背后还有什么势力?”
魏潜沉吟道,“有这种可能。不过江淮一代州府繁华,屯有重兵,那些水匪轻易不出手,平常并非全靠劫掠为生,他们熟悉水路,消息灵通,常常买卖消息、人口,这密信背后之人,也有可能只是向他们买消息。”
胡御史手里的线索已然算是十分详细,除了匪寨成员的证词,甚至连“军师”的画像、描述都有。
只是当年官府也曾通缉此人,却并未抓到。
崔凝并不觉得是官府无能,能成为匪寨智囊,多少有些学识和心计。
从画像上看,那人是个文质彬彬的长须中年男人,长相端正又不算特别出色,没有突出的记忆点。而描述中写此人名叫陆仲,约莫三十岁上下,身量中等偏瘦,面白。
江南的读书人,十个里头起码有四五个是这种形象。
这种没有突出特点的人最难画,画像与本人有几分相似还很难说。
再说陆仲这个名字,仲字可能只是排行,也就是陆二另一种叫法,听起来像是个假名字。
她长叹一声,“那‘军师’当年都能逃过官府通缉,如今怕是更难找到踪影了。”
魏潜道,“倒也不必悲观,密信和胡御史也算得上人证物证,再者,通过此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