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叶落归根(2/4)
“泉州之政事随你怎么治理,无论好坏优劣,均干系不大,可泉州之兵事你定要慎之又慎,万不可贸然行事。”苏轼缓缓的叮嘱李三坚道。
“恩师之言,弟子定当铭记肺腑,恩师就放心吧,弟子早已不是儋州之时的少不更事的少年了。”李三坚拱手应道。
此前李三坚将自己经略泉州之策,也就是治政、强兵的计划,已经告诉了苏轼。
此时苏轼叮嘱李三坚的意思就是,治政可以,强兵不行。
治政,无论你李三坚治成什么样子,均问题不大,最起码总会有回旋余地的,可强兵的话,一旦引起宋帝赵佶的疑心,那么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可大宋不知道什么时候将会发生一件大事,将会是社稷坍塌、生灵涂炭,虽说李三坚仅为宋一名知州,但早做准备比晚做准备好,做些准备总比不做准备好。
目前来讲,这件事情整个天下,几乎只有李三坚一人知道,李三坚又怎么明言于苏轼?
话说说出去也没人信啊,甚至李三坚还会被当作神经病或反贼下了大狱。。。
再者说,泉州恶劣的环境,李三坚也需要一支强兵,反正指望朝廷那些“老爷兵”是指望不上的。
因此李三坚答话之时,有些言不由衷、阳奉阴违的。
“坚儿,无绝对的权力莫为绝对之事。”苏轼最后对李三坚说道。
无绝对的权力莫为绝对之事!李三坚心中细细的琢磨这句话。
“恩师,恕弟子直言,你这。。。这又何必如此性急的北返啊?朝堂之中。。。也许已无您的立足之地了。。。”半响之后,李三坚仍是不死心,仍是想劝苏轼留在泉州,于是结结巴巴的对苏轼说道。
此时朝廷,宋帝赵佶虽已赦免苏轼,已经免去苏轼的流配之罪,但朝廷给予苏轼的官职,仅是一个小小的七品朝奉郎,连李三坚都不如,李三坚可是朝廷六品朝议大夫。
要知道此时拿名望与资历来说,李三坚可是为苏轼提鞋都不配。。。
并且只有寄禄官,而无实际差遣,这表明什么?表明朝廷,表明宋帝赵佶根本没有重视苏轼,根本无重用苏轼之意。
既然如此,苏轼还返回开封府作甚?不如呆在泉州颐养天年算了。。。
苏轼闻言,长叹着拍了拍李三坚的肩膀,就沉默不语,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
“恩师,弟子也有一件事情要于你说。”李三坚支开苏过后,对苏轼说道。九九中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